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资讯 >正文

[春季大调研]纺织业“走出去”的进程比预想的要快得多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7日
深思: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布局海外

  企业“走出去”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开利地毯三年前在哈萨克斯坦进行并购就遭遇挫折。有的企业在越南投资也承受了政治风险。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指出,地缘政治动荡、经济政策变化、文化差异、劳工组织、产业配套等都是影响走出去的重要因素,“走出去”是纺织企业的一种自主选择和判断,“要小心翼翼”。

  裕纶纺织董事长朱继南谈起去年在越南发生的“风波”还心有余悸,“政治风险不易规避,只能听之任之,开工时两国关系很好,发生的动荡不可预测,最后两国总算和解了。”他认为,“走出去”是明智之举,越南与中国文化相近,地理接近,适宜投资。但要注意加强本地人才培训,立足中国企业本地化。作为棉纺前道生产者,朱继南希望能有后道染整企业走进越南,一起开拓市场。

  开利地毯董事长蒋夕生认为,纺织企业跨国配置资源需要强大的资金,而对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纺织企业要想收购国外大企业没有国家支持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希望银行能给予实际支持。

  东渡纺织董事长徐卫民凭着多年的“走出去”经验告诫企业,不要盲目听从号召,要从企业自身特点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他提醒说,投资柬埔寨要小心,因为当地成本要素也在提高,产业不配套,工人素质不高,生产效率勉强只有中国一半。

  “走出去”不能仅仅看劳动力便宜,双山纺织董事长朱克荣说,坦桑尼亚的劣势是腐败现象严重,办事效率低,基础设施不健全,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华瑞服装有限公司总裁孙家军认为,“走出去”须考虑长期发展,仅考虑低成本是走不长的。“走出去”的目的是要以所在国为支点,扩大市场份额。而且要平衡好与国内发展的关系。

  尽管不少企业自认为“走出去”是“被逼的”,但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认为,这是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产物,“走出去”的企业都是有实力的,仅靠产品输出无法满足中国纺织业的需求,“走出去”就是寻求资本输出的新路径。<<上一页[1][2]
阅读数量(33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国际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