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服装企业拥抱“互联网+” :不仅是电商,更是思维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8日
 互联网+服装

  在互联网兴盛的时代,时尚产业与互联网联姻大势所趋。近期的深圳时装周上,“时尚跨界”的话题也被着重提起。近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服协与深媒会联合承办的“时装产业互联网+中国时尚跨界连接论坛”在欢乐海岸创展中心举办。现场近150位跨行业观众进行互动讨论。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引导具创新精神时尚品牌与互联网领域的跨界融合探索,借此为中国时装构建一个良性生态场景。


  已有深圳女装打造互联网新品牌

  数据显示,深圳的服装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50%以上,尤其是深圳的女装已经占到全国市场70%以上的份额,年产值超过了1500亿元,成为了全国最大的中高端女装产业集群地。在当下及未来,深圳的女装以及中国的时尚产业应该如何融合互联网连接新技术,是业内广泛关注的话题。

  据悉,本次论坛着力围绕创新成本与创新动力的平衡、时装产业的互联网场景连接、时装设计师商业化探索转化、本土设计的创新基因与氛围等为题展开讨论。

  事实上,深圳已有诸多的服装品牌或者企业正在尝试拥抱互联网。作为深圳乃至国内知名的服装品牌,艺之卉时尚集团不仅尝试用互联网建设已有品牌,还与时俱进用互联网来打造新的品牌SOFA。这是一个网络词汇,意思是第一个跟帖的人,它就是互联网思维下品牌的诞生。

  该品牌创始人首席设计师赵卉洲介绍了她对如何在目前商业环境下与消费者沟通的思考:第一是外部环境和新常态的沟通,第二是与客户直接沟通。

  “做设计二十多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设计师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幸运的事情。因为解决了沟通的问题。在十几年前甚至更早,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消费者在哪儿,我们都在猜想猜测,消费者是什么样子,是什么样一些人群买到我们的衣服,他们穿上会是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我们都在想象中,很少沟通。因为我们接到VIP的资料非常有限,VIP传递到我们设计师的信息也是非常有限。互联网思维下对设计师最大的好处就是沟通。”

  她也谈到在新常态下的商业规则,“比如B2C,服装产业作为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包括设计师线下到线上的互动,对互联网是一个全新敞开的思维,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了解跟沟通。商业环境,这几年零售业的变化已经推动了大家对于渠道的新的认识,包括对于互联网思维的一种新的认识。”

  “互联网+不仅是电商,更是思维”

  “互联网+”已成国家战略,在颠覆各行各业的同时,它也使每个人都感受到巨大的冲击力。腾讯云副总裁、腾讯社交平台部市场总经理曾佳欣在现场以徐静蕾的电影和红米手机在互联网平台营销为例,探讨传统行业拥抱互联网发展的前景。

  曾佳欣介绍,在策划红米手机的时候,心里也曾担忧这么大的用户群能不能直接转化为小米的购买人群。“我们的策划不仅仅是卖东西,还希望做一个事件。我们做了两次首发,第一次策划了两个月,结果数据显示,2013年预约了7天,共预约795万,但只卖10万台。7天预约之后我们在某一天上午开闸抢购,90秒抢购10万台,第二次仍然是红米7天预约,1500万人预约,放了30万台90秒抢光。社交网络平台整合产品发布带来超乎预期,而这件事情也给我们带来跨界整合需要找到最合适的点的启示。”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6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