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创新?与众不同也。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要创新,就是要与别人不一样,才能成就独特的体验、打造独一无二的服务。ZARA也是一样,虽然是一家国际型连锁品牌,理应有成熟、有序的管理体系。事实却并非全部如此。
自1986年美国服装巨头GAP公司在公司年度报告中提出SPA模式以来,便倍受服装零售业的推崇,后来又因优衣库成功实践而推广开来。SPA模式的宗旨是“有效地将顾客和供应商联系起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首要目标,通过革新供货方法和供应链流程,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反应。”
ZARA也被认为是这种模式的实践者。的确,我们说ZARA是一家互联网化的企业。其中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它的新品推出和库存控制就充分运用了迭代的思想。结合前面所提的高效的“用户至上”逻辑,ZARA确实做到了对市场的快速反应。
但是反过来从ZARA-SPA模式的形成过程来看,它其实一点都不SPA模式。生产、供货环节上,印染外包、缝纫外包、成衣采购什么都用,并未形成所谓高效统一的供应链,反而简直是怎么麻烦怎么来,同时拥有多种组合复杂的供应模式。
虽然现在ZARA以直营店著称,但在做直营店之前,却是专门做生产起家,后期又做过代理,开了专营店之后还代理过其他品牌。
以上种种,不得不让人怀疑ZARA到底知道不知道什么是SPA模式,眼下的结果倒更像是领导层一步一个脚印,靠吃亏上当摸索出来的方法。
就是在这么艰难的摸索中,却能看到ZARA在经营思想上的灵活,不以条条框框束缚品牌,而是不顾一切地以向前发展为动因,在试错中成长。
从ZARA的领导层来看,高学历人员比例较其他国际公司为少,既可以说是缺乏高级的管理体系,又可以解读为摆脱了由经验带来的约束。这也使得其他人很难预料到ZARA下一步又会怎样发展,又会做出什么样不符合常理的决策。这种打破常规的灵活性,正是互联网思维的关键之处,也是统领了前面三种特性的根本原因。
说到底,正是因为从领导层起、从品牌理念起就能做到真正的“用户至上”,根据用户的需求、反馈快速调整自己,而不在乎手段、规则,所以ZARA才能称得上是最具“互联网思维”的企业。这也是为什么研究、模仿ZARA的企业很多,世界上却没有第二个ZARA的原因。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