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走在了前面,但仍有许多企业认为信息化只是一种购买软件的行为,而没有从商业意识、企业战略上去考虑。企业在选择信息化系统时,往往注重的还只是价格是否便宜,功能是否全面等,并没有考虑到关键的层面,比如如何使企业的信息化系统与自身业务相结合,信息化系统是否符合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等等。
不得不触碰的电子商务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以其特有的跨越时空的便利、低廉的成本和广泛的传播性在我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在调研中记者发现,同为生产加工型的浙江濮院和广东惠州、茶山、虎门的集群企业,进入电商仍依托于天猫等第三方电商平台,而且以零售为主。小型电商在销售上会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尤其是低价销售十分明显。持续性的价格战,让各个品牌企业深感无奈。
除了价格战,高额的电商运营成本也让众多企业难以承受。其中,流量和电商平台宣传推广,这两项支出便是不小的一笔。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企业在电商应用过程中,与过去的短期逐利相比,开始“放长线钓大鱼”,大家不再跟风网上开店做零售,网货供应商等“互联网+”模式正逐渐受到青睐。
目前,虎门镇已建或在建的电商园区共8个,涵盖跨境电商、内贸电商、港台商品、服装供货、服饰小商品、面辅料等全产业链电商化。虎门镇人民政府副镇长黄沛民表示,虎门服装服饰产业的发展,必须深化产业集群间的沟通与合作,加强政府层面的公共服务平台集成、机制的统筹以及企业层面的市场需求对接,才能创建共赢格局。
人才成为信息化发展瓶颈
在调研中听到最多的还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在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中,往往需要复合型的人才。这类人才不仅需要精通信息技术,还要精通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知识。复合型人才的缺乏,造成了服装企业的业务需求与信息化系统难以有效对接的矛盾。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认识问题,很多服装企业在没有开展信息化项目时,往往不注重it部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it部门职员的角色相当于网络管理员;而在开展了信息化项目之后,it部门也往往只是被当做一个技术后勤部门来看待,并没有被充分纳入到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设计中去。业务流程设计与信息化系统脱节,信息化项目自然也就难以实现其价值。早在2006年,北江纺织有限公司就与北京中纺达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始了信息化的项目建设,包括建立erp信息管理系统、一系列的在线监控工程、各个生产环节的在线检测手段等。“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企业平稳发展的关键。”公司董事长顾光荣表示,“与中纺达的合作,可以让企业在两化融合过程中少走许多弯路,因为他们专业。”目前通过两化融合的实施,公司极大地提高了客户服务、业务分析和决策能力,实现了生产设备管理的标准化,提高了生产管理的效率,实现了业务数据的集成共享。
在可预见的未来,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将会成为工业4.0时代的三大主题,并由此衍生出自动化、3d打印、无线射频技术、工业以太网等价值创造数以千亿计的制造产业链。仅从这些粗犷的定义看,中国要完成工业4.0时代的生产模式,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