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马仕想调价,最快的办法莫过于现在开始做各种准备,在下一年的预算制定时充分考虑调价带来的影响,然后,在下一个财年开始实施。所以,有新闻标题这样写道:爱马仕降价?要等到猴年了。
  最新消息,另一奢侈品巨头、历峰集团旗下当家品牌卡地亚也宣布,实行全球价格调整,香港市场率先降价5%。
  刚刚发布惨淡成绩单的PRADA也表态了,要调价!因为欧美的增长填不上中国的亏空,想救中国市场。但别高兴太早。PRADA这个上市公司,和爱马仕一样受到规则的严格约束,很难马上就做全面、大规模调价。另据获悉,PRADA近期内部存在多重压力,可能无心展开如此大的变革——调不调价,还取决于这个品牌的自身处境。
  综上所述,未来决定跟进、展开调价的奢侈品牌可能是:家族企业、非上市的私人公司。
  即使品牌方愿意调价,有没有能力完成调价这个高难度动作,也是疑虑。
  原历峰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顾腾提出,品牌的分销方式可能跟这事也有关系。如果你有一部分生意是零售、一部分是批发,调价就需要和批发业务相关的一级、二级、三级代理商沟通,每一个环节分担多少涨跌幅——不如全部直营零售的品牌来的方便。
  一位曾在四大会计师事务任职的资深税务专家说:调价的过程还需要面对海关和税务部门的质疑。一款零售价约人民币38200元的CHANEL手袋,如果降到人民币30000元,请问海关进口价该怎么调整?如果进口价下调,海关征的关税会相应减少,海关未必放行。如果进口价维持不变,零售价的下调必将带来利润空间的压缩,所得税就会打折扣,税务局又很可能不答应。海关和税务的期待是方向相反的,你有没有办法做出一个让双方都接受的改变?“CHANEL做这件事,没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过程,是根本不可能的。他们可能早已经雇佣过大量的会计、税务专家,帮助他们制定计划,经受住方方面面的质疑。”上述资深税务专家说,其他环节同理,只能凭想象了。
  MICHAEL KORS、COACH、BURBER-RY……别忘了这些品牌,他们都长期面临巨大价差、都是上市公司、有批发和零售多种渠道,他们会为价差做些什么吗?“那些更亲民的轻奢品牌,面对的问题更严重。”奢侈品分析师Hemmerle说,当中国人到这些品牌诞生国或者其他国家,发现这个品牌不仅价格要便宜很多,还会出现在Outlets里面,完全没有在中国的尊贵感,就会感到“被骗了”。
  现实很残酷,顾客或许会原谅CHANEL和爱马仕,但不会原谅轻奢品牌。“品牌在不同国家定价、定位差距太大,是不可持续的,最终会狠狠伤害到品牌自身,顾客会走开。”Hemmerle说。
  在这个问题上,无人例外。有些品牌会立即大刀阔斧地跟进调价;有的会花时间把财务上的冲击降到最低,分阶段调价;有的可能还将鸵鸟下去……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他们在中国的未来,乃至整个品牌的命运。
  调价,对于CHANEL来说,绝不是换个价签就可以等客上门的事。至于其他品牌,也绝不是说一句“同去、同去”,就可以“于是同去”的。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