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2月份,新疆全区白棉三级以上比重超过90%,棉花平均长度值28.82毫米,较上年度平均值提高0.29毫米,马克隆A级、B级所占比例为85.65%,较上年度提高5.21个百分点,平均断裂比强度为27.92厘牛每特克斯,较上年度平均值提高0.52个百分点。
成效四棉农收入有保障
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实施后,棉农由于对改革试点的认知度不高,部分棉农甚至抱有“赌一把”的心态,但经过持续的宣传引导,以及补贴的逐步兑现,棉农已经普遍了解并接受现行的政策,认为现行的政策顺应了市场规律,势在必行。
张广新指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实施后,棉农可以更合理地安排施肥、洒药等田间管理活动,农资价格趋于理性,棉花售价有政府补助,棉农收入更加稳定。
需要关注的是,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实施过程中,对棉农的补贴发放尤为重要。
郝佩祥介绍,2014年国家初步按照974万亩、154万吨核定新疆建设生产兵团棉花补贴资金96.5亿元,平均兑现标准5620元/吨,折合籽棉2.25元/公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补贴方式有别于自治区的补贴方式,是以各师皮棉产量作为分配补贴资金的唯一依据,各师团场再按棉农交售的籽棉兑付补贴资金。
“春节前,已将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全部拨付给各植棉师,各师团场也已将补贴资金兑付给棉农。”郝佩祥说。
据刘卫东透露,中央财政从2014年11月3日起已经给新疆分四次拨付共计139.3亿元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补贴资金,目前这些这些补贴资金已基本兑付给种植户。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调研组近期在南疆植棉大县麦盖提县的托万库木库萨尔村了解到,今年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棉农的收益,补贴已经分三次发到棉农手中,其中面积部分两次合计补贴234元/亩,产量部分补贴660元/吨,但有些村民由于手中缺乏相关收售凭证,产量补贴部分未能拿到,大部分村民希望下一年度的棉花直补都能按照面积补贴。
除了新疆外,内地各省也相继对棉农发放了补贴。根据已出台细则省份的亩均补贴折算,内地除山东、江苏、江西每吨棉花的平均补贴分别达到2411元、2710元和2105元外,其他省份补贴均低于2000元/吨。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