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扎堆儿”冲上市当然可喜可贺。但是,当前聚酯企业面对的形势却实在难言乐观。上游环节,PTA行业产能过剩态势进一步加剧,PTA业务全线亏损。从最为重头的聚酯长丝行业情况看,行业结构性、区域性、阶段性过剩的特征仍然显现,下游需求疲软的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善。
一名聚酯行业业内人士指出,国内涤纶长丝行业的景气度自2011年4季度起逐步回落,整个行业进入结构性深度调整期,至2013年到达谷底,之后低位徘徊。2014年4季度起,涤纶长丝行业在长期的底部调整之后有所回暖,供需矛盾有所缓解。2015年以来,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恢复,行业景气度逐渐回升,但整体看,目前仍不容乐观。
谁都不想被淘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恒力、盛虹、新凤鸣等积极谋求上市的动因就很好理解。在不乐观的大行情下,各龙头企业要想巩固既有市场,持续维持竞争优势,并适度寻求突破发展,对资金的渴求势必强烈,因此寻求上市,降低融资成本可谓是必然之举。而且,从战略上看,踏入资本市场是实体企业寻求快速扩张的“助推器”,这已是业界的共识。
对此,顾超英表示:“目前,连再生化纤企业都想着通过跨进资本市场来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如苏州玖隆于今年6月登陆‘新三板’,何况原生企业呢?我认为,那些有实力的企业应该积极筹备上市,在严峻的市场考验下逆境谋发展。因为只有有了充足的、低成本的资金,才可以在经济和行业的转型期有所作为。”
对于聚酯行业未来的竞争格局,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预测,随着各家聚酯企业的持续扩张和激烈“争斗”,将来的聚酯市场上,浙江萧山板块的荣盛、恒逸、开氏/天元,桐乡板块的桐昆、新凤鸣,江苏盛泽板块的盛虹、恒力,福建板块的百宏、锦兴将强者愈强,最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剩者为王”。“无论是从产业整体布局、上下游配套能力看,还是从产品品种的齐全和赢利能力看,他们的竞争力都将是最强的。”这名业内人士说道。此外,他认为,太仓申久、盛泽鹰翔、亿丰(天圣)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但另一方面,那些竞争能力差、甚至持续亏损的小企业将处境危险。
另一名业内人士指出:“那些聚酯产能在25万吨左右/年的工厂,接下来的日子会很危险,他们本来就没有挣到多少钱,而且目前仍在亏损,这样下去还能持续多久呢?还有一些竞争力本就有限的企业,在今年低迷的行情下,仍在新开聚酯生产线,这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而事实上,行业洗牌已经开始,比如远东石化、赐富已经被淘汰,下一个出局的,又将会是谁呢?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