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华菲(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女装执行董事、设计总监李明亮也强调,品牌的引导作用是很强的。“一个历史悠久的优秀服装品牌拥有很强的文化意识方面的影响力,它们可以掀起消费理念的革命,也可以轻易掀起时尚新浪潮。欧美、日本等地生态环保概念的接受程度这么高,很大程度也要归功于一些领袖型品牌的先驱和引导。我们集团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投入和运用,也会在未来的市场运营过程中,通过旗下所有品牌的进一步渗透,希望对引导消费者的环保消费理念做出贡献。”他说。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在会上谈到,生态纺织品的开发要形成一个产业链生态的创新。一方面,要关注全产业链的绿色制造。另一方面,要从技术导向转向产品导向和市场导向,纺织品是感性消费,绿色材料、工艺、技术要通过设计让消费者看得见,要通过传播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力。我国生态环保纺织面料发展空间广阔,我们需要构建系统的环保生态纺织企业的发展体系,在增加纺织面料企业研发活力的同时,激发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
中国纺织行业首个生态环保面料赛事在盛泽举行
科技创新不要“偏科”
本届大赛设置了三个方向的奖项:最佳生态环保材料应用奖、最佳生态环保技术应用奖、最佳生态环保产品市场应用奖,分别评选出了在材料应用、技术应用、市场应用方面的优秀面料产品。而对于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而言,最优质的生态环保面料应该达到的标准是三管齐下,在材料、技术、市场方面都能达到90分以上,这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通过技术的反复实践和革新,能够尽早实现质的飞跃。
WGSN Group副总裁兼创意总监Francis Wong说:“品牌商尝试一种新技术、新面料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到设计、生产和销售环节中去,这是一场冒险,那么我们希望面料企业能让我们这场冒险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在确保生态环保新技术过关的同时,一定要给服装品牌最大的安全感,技术一定要稳定,面料生产环节的环保并不意味着面料的整体使命已经完成,做成成衣之后是否舒适、色牢度如何、跟其他材质的面料搭配是否合适、消费者的穿着和清洗过程是否毫无异常 后续还有很多环节需要考虑,因此生态环保面料要把技术做透,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赵一龙也强调:“目前国内面料行业的生态环保概念,主要还是往‘自然’上靠,一靠到‘自然’‘原生态’‘原物料’这些概念,就不可避免地在染色印花等时尚性上有缺失,同时一些充满未来感的很前卫的设计理念也很难通过这些天然材质的面料来呈现。但是国内面料生产现状最值得欣慰的是,绝大多数化纤企业已经实现了生态环保、绿色生产的基本达标,并且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引进先进设备,在环保方面这些企业也在不遗余力地做。”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蒋高明认为,本土企业在装备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目前国内的纺织生产设备已经基本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从整体装备代级方面已经跟国外先进企业没有差异,然而目前的不足在于最尖端的核心技术环节仍被国外设备垄断。未来国内科研团队的工作重点也是继续进行核心技术的攻坚战,争取突破国外企业对于尖端技术的垄断,让我们的纺织企业拥有更加国产化的生产设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中国纺织行业首个生态环保面料赛事在盛泽举行
绿色的传递刚刚开始
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绿色企业、绿色消费 在科技环保概念贯穿始终的全过程中,行业最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是谁的责任?本届大赛的主办方之一、国内优秀的纺织产业集群盛泽很有发言权。
谈及今年与大赛的合作,中共吴江区盛泽镇委员会书记、江苏吴江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党工委书记范建龙在大赛启动之初就表示过,主要源于三个“有机融合”:“生态环保”与盛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与盛泽面料产品创新、与盛泽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在新常态时期,尤其即将进入 ‘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时期,盛泽镇人民政府将在推进盛泽纺织产业绿色生态环保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方面不遗余力。”
吴江区盛泽镇党委副书记、江苏吴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赵菊观在评审会上指出,生态环保理念已成为当今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主旋律。盛泽纺织业将借助本届大赛走进盛泽的契机,积极鼓励盛泽企业投入到生态环保面料的研发、创新中,引导盛泽纺织产业和产品结构向生态环保方向转型,做强做大盛泽生态环保纺织产品,力争将盛泽纺织业建设成为全国纺织业生态环保转型升级的排头兵,从而带动更多的纺织产业集群进阶,引导中国纺织面料向生态环保领域进军。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