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年关将至:纺织行业停产,欠薪,跑路频发!纺织人且行且珍惜!

来源:纺机网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8日

2016上半年,棉花带头,行情一路飘红,市场上的原料纷纷调涨。后有粘胶短纤,跟上了这波行情,一路跳到17000元/吨。刚有所缓解的行情,棉花又跳了出来,又开始引涨……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今年的纺织业,那就是“危机重重”。


在这种状况下,纺企老板们普遍感觉生意难做,于是“跑路”事件频发……


此外,波司登、利郎、百丽、佐丹奴、艾格、九牧王等国内一线品牌也在去年大量关闭。门店、收缩战线,而这些还仅是行业中的大中型企业,倒闭的中小型企业更是不计其数。


纺织企业倒闭前的8“晦相”


1 、工资连续推迟发放,老板想方设法抹掉员工加班费


对一间公司来说,没有什么比按时发放工资更重要的事情了,老板们对这一方面的认识远比员工来得深刻。因此,许多纺企老板在资金短缺时宁愿借高利贷,也要保证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


老板跑路,拖欠巨额工资的案例已经数不胜数,桂林全顺纺织有限公司位于全州县工业集中区,自2014年4月开始一直拖欠工人工资,在10月21日被证实老板失联,拖欠全厂员工薪资和外机加工货款总计达200万,该厂员工已多次集体暏路或到县政府集体请愿,至今毫无进展。


2 、无法给员工缴纳足额保险


为员工足额缴纳五险一金对纺织行业这类利润微薄的企业是沉重的负担,但由于这些资金不会在员工的工资条上体现出来,所以一些资金极度紧张的企业老板往往会欠缴员工保险。


3、工资远低于同行业水平,员工频频跳槽


企业发给员工的工资明显低于竞争对手的水平,证明该企业老板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应对企业的亏损状态了。员工频频跳槽,意味着企业失去了扭转颓势的宝贵的人力资源,这样的企业已经病入膏肓了。


4、原调货供应商突然取消了公司的授信额度


纺织行业交易占用资金数额较大,一般纺企对于信用良好,运转正常的企业会授予一定的信用额度。在市场惨淡的今天,纺织企业均加强了对货款的风险监控,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客户的经营情况,融资金额等,一旦发现异常,通常会减少或取消该企业的授信额度。


据几个规模较大的纺企内部人士透露,近期已取消了许多调货客户的授信额度,必须采用款到发货的方式。特别是临近年底,各个企业都在尽力控制货款的回收,尽量减少坏账、死账的产生。


5、 实力平平的企业老板大肆宣扬要搞大项目


许多实力平平的纺织企业的老板不满足于现状,盲目扩张,不注重企业内部管理,导致最后资金流断裂,关门倒闭。曾经有一位朋友讲过:纺织行业其实就是市场好的时候做产品,市场不好做管理,这句话是非常有用的。


6、公司老板把主要精力放在融资借贷或者其它产业上


企业经营不善,资金紧张,老板就不得不把精力放在融资或其它产业方面,想方设法维持企业经营。企业一旦走到这一步,除了不断地以贷还贷外,根本无力偿还。他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对该行业是否了解、经济实力是否允许、风险评估也完全没有进行。到头来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最终引火烧身。


7 老板积极鼓励员工入股来维持运转


有一纺织企业,面临倒闭危机。曾积极地窜掇管理人员集资入股,并募得千万资金,结果还是未能挽救公司的命运,员工投资也打了水漂。看来,在行业景气指数连续下滑的情况下,老板引诱员工入股已经成为判定企业是否马上破产的一面镜子。


8 经营正常的企业老板用企业厂房设备或地皮套取巨额贷款


2011年中国经营报曾经报导一则消息,2008年国家以全民买单的形式拯救地产和濒临倒闭的实体企业之时,义乌和温州的某些中小企业主却为自己铺好了“落跑移民之路”。有些移民的企业主拿自己的实业做抵押,在国内银行贷款然后去海外投资移民,只等着时机宣告破产。


这一招金蝉脱壳之计自然是保住了老板们的亿万身家,却害惨了企业的员工和为国有银行兜底的全体国人。如今,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一旦你所在的企业发生这样的事情,你大可另谋高就了。


结语


纺织行业市场严峻,我们更应冷静面对这一现状,不要盲目开发市场,保证现有客户稳定;强化自身免疫,戒骄戒躁,对内保持产品质量,对外保持市场沟通,强化生产和营销理念;诚实守信,不轻易答应,答应了就一定做到;保持心胸宽广,积极主动沟通交流,取长补短;无论新老、大小客户,一视同仁,认真对待。市场无情人有情,越是如此艰难时刻,越应团结一致,通力合作,共同走出难关。



1  
阅读数量(64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