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浙江纺织服装企业顶着承重的成本“帽子”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4日
 纺织服装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尝试通过机器换人寻求技术红利是现实的选择。对于浙江众多以出口为主的纺织服装企业而言,各项制造成本上升是另外一顶沉重的帽子。从这件西服的成本费用构成来看,占比最高的是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而占比上升较快的也是劳动力成本。

  在诸暨市枫桥镇,一家做外贸代工的服装企业曾经测算过一款毛料西服的成本。在英国市场,该企业生产的一件毛料西服折合人民币约1000余元。但西服的代工出口价格只有470元,毛料主料要花300元,纽扣等辅料、包装、物流等花销60元,增值税及附加为25.85元,劳动力成本60元……利润几乎为零。

  劳动力成本高企的现实下,把工厂迁出去也就顺理成章了。不久前,雅戈尔对外宣布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100亿元,加强对服装领域新材料、新面料等的创新。董事长李如成说:“我们在扩大投资,但我们在缩减工厂,大部分的工厂转到了西北部或海外,而更强大的‘工厂联盟’正在培育中。”

  比劳动力价格上涨更让人头疼的是找不到工人。杭州城北的兴业街一带服装厂林立,是著名的服装加工一条街。早在2000年前后,由于地价便宜、劳动力资源丰富,现在兴业街几家大的服装加工厂也都是从当时的小作坊开始萌发茁壮的。秋水伊人、衣香丽影等一些杭派女装品牌也曾从这条街上出发走向全国,兴业街也成了杭州服装加工一条街。

  往年这里挤满了找活干的人,附近的企业要招人,招聘启事一挂出去就有人上门,还可以挑选。最近两年情况大变样,每年春节后企业最头疼的就是招工问题。当地一家服装厂从事服装厂招工十余年的赵大姐说,“现在回老家工资和城里一样,生活成本却比城里低。”

  宁波诺布尔制衣有限公司则因为引进了120台电脑织机,工人数量从前几年的800人减为现在的几十人。该企业负责人曾做过测算:每台织机一天12小时可织10件至15件毛衫,一个工人可以管理4台这样的机器,120台机器抵得过700个工人,而且机器可以24小时工作。按现在工人工资算,使用织机一年可省下2000万元。

  更为重要的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在行业的应用和延伸,大大提升了整个生产效能,服装智造不再是雾里看花,而是引领行业转型的洪荒之力。10月底召开的第20届宁波国际服装节上,宁波旦可韵服饰有限公司联合星机器人研发的“云定制”平台亮相,该系统能实现从下单到整件服装制作全部通过计算机管理来实现。“生产周期可以从原本的15至20天减少到1天,生产效率提升20%,人员减少30%,还能降低产品不良率20%。”



1  
阅读数量(97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