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2017年国内棉价重心或逐步上移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7日

近期,郑棉大幅波动,引起现货市场的一系列波动。据介绍,截至12月22日,新疆手采棉“双29”、“双30”价格在16500-16600元/吨,回落100元/吨左右。近期,郑棉大跌,部分新疆厂商、贸易商变得敏感,去库存心理明显增强。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郑棉不稳,尤其重心下跌,市场已引起一些连锁反映,恐怕这仅是一个开始,后期棉价面临下跌或已止不住。”

  记者从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日前发布的调查结果中了解到,2017年中国棉花意向种植面积4480.5万亩,同比增加96万亩,增幅2.2%。调查显示,黄河流域意向植棉面积为833万亩,同比增加0.1%。其中除河南省、山西省意向植棉面积同比分别下降10.2%、1.1%外,其余省(市)意向植棉面积均增加,天津市、陕西省、河北省和山东省意向植棉面积同比分别增加8.0%、2.6%、1.9%和0.2%。长江中下游棉区意向植棉面积为528万亩,同比下降8.1%。其中除江苏省、江西省意向植棉面积同比分别增加6.3%、1.6%外,其余省份意向植棉面积均呈下降趋势,湖北省、安徽省和湖南省意向植棉面积同比分别下降14.7%、9.0%和4.1%。西北内陆棉
区意向植棉面积为3070.7万亩,同比增加4.9%。其中新疆意向植棉面积为3034.9万亩,同比增加4.5%。

  光大证券研究员李婕表示,考虑目前下游需求低迷、但新棉价格较高,纺企观望情绪较浓;短期随着储备棉3月轮出开始,预计棉价将逐步企稳;中长期考虑国储棉目前仍有近800万吨库存,若需求端未出现明显改善棉价长期上涨空间比较有限。

  东方证券分析师施红梅谈到,在国内外需求整体平淡的大环境下,棉价与人民币汇率将成为2017年影响国内纺织制造出口企业盈利的核心变量。随着国内棉花库存的逐年下降,2017年在需求相对平稳以及国内棉花总产量继续减少的情况下,预计国内棉价有望呈现重心逐步上移的趋势,内外棉价差的收窄与棉价的稳步抬升有利于纺织制造企业盈利的持续改善。美元强势周期下,后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人民币的贬值对纺织制造出口企业都将形成确定性利好。


1  
阅读数量(14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