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长江流域:行情一片“惨绿” 业界仍抱希望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03日
 进入本周现货受到郑棉期货拖累,价格由上涨转入下跌。由此引发一系列变化,了解长江流域部分厂家,大家对市场仍抱希望。

  籽棉价格下跌。截至12月29日江苏大丰、盐城等地籽棉主流收购价3.65-3.77元/斤(衣分37-38%,回潮率12%左右),较28日下跌0.03-0.04元/斤。个别仍在收购的厂家一方面严格控制籽棉质量,一方面加派人手进入“三丝”挑拣,以保障棉花。据了解,截至目前江苏继续收购的400型棉企不足10家,200型也是寥寥无几,本次籽棉价格下跌与收购主体不多关系较大。

  江苏、湖北、安徽等地籽棉收购进度75%左右,在籽棉“惨绿”同时,现货总体不佳。第一,价格略有下滑。截至12月29日湖北荆州、武汉等地3128级地产大包棉价格15600-15700元/吨,较28日下跌100元/吨左右,本周以来价格累计下跌200-300元/吨。另据部分贸易商、经销售介绍,近期新疆棉花大量涌入内地,数量明显上升,挑战内地市场。

  12月17-23日棉花公路出疆运输量10.12万吨,环比增加21%,同比增加47%。新疆棉进入内地的数量不仅增加,且价格下滑。截至12月29日江苏某棉商南疆“双29”手采棉仓库提货价16200-16300元/吨。

  第二,销售疲软。据江苏、安徽、湖北等地棉企、棉商介绍,近期地产棉销售量在原来基础上继续减少。“已有一周时间无人问津。”12月29日湖北某棉企负责人说,由于纺企下单不多,多数瞄准新疆棉或少量进口棉,对地产棉大多“不感冒”。

  长江流域棉企、棉商库存棉花数量不大,大多在几十吨,上百吨,超过300吨的企业只占一小部分。不过在棉市如此惨淡时候,不少业界仍对春节之后棉市抱有较大希望。正如某市场人士反说,郑棉虽持续跌破15000元/吨、14800元/吨,2016年棉花总量不超500万吨大局已定,表明本年度棉花“缺口”将在300万吨以上。

  因此提醒大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长江流域:行情一片“惨绿” 业界仍抱希望

1  
阅读数量(21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