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纺织企业没钱赚怎么转型升级?面对“关停风暴”,绍兴一位从业近20年的老板无奈了……

来源:纺机网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07日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消费和出口国,纤维加工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超过50%,纺织品服装出口所占份额达到37%,中国的纺织行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与此同时,它也面临着高污染、高能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环境约束与资源依赖等多重发展难题。


成本压力,成行业转型之困


纺织服装行业90%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因此,资金和技术是制约这部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最为关键的因素。由于成本较高,资金决定了企业是否有能力上马一些环保项目。节能减排就意味着要原料采购价提高、设备升级以及与此相配套的废水废气治理技术。但是动辄数千万元的环保设备,以及后续的运营与维护费用,让行业平均利润率不足5%的纺织企业望而却步。


国务院之前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在2016年底前取缔所有不合规的印染小企业,2017年底前实施印染行业低排水、染整工艺改造等清理计划。


我国纺织行业用水总量为86.5亿吨,占全国工业用水量的2.36%,排在第六位;新鲜水取水总量为31.4亿吨,占全国工业取水量的8.10%,但是其废水总量及污染物排放量却在全国工业中排在第三位。


“面对越来越严苛的排放标准,以及顺应环保需求而日益上涨的染料成本,实力稍弱的企业只能艰难维持着生存,要想转型实在有心无力;如果扛不住环保的压力,企业只能关停。”绍兴一位从业近20年的印染老板无奈感慨道。


对此,山东德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会江认为,在制定相关环保政策的同时,国家对行业内企业的扶持与引导也非常重要。“希望国家和政府能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也期望更多更好的质优价廉的节能产品能够面世,避免出现节能不节钱的情况,防止因此更加加重企业的负担。”


某印染厂污水处理系统


环保投入,虽“烧钱”但更赚钱


“尽管增加投入不可避免,但是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纺织企业开展生态文明创建,转型升级,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是企业顺应时势、寻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对记者如是表示。


依托生产装备技术革命,发挥创新的乘数效应,成为纺织业减排突破口。“我们新采用的数码印花技术一套装备价格要高达60万欧元,但是工作效率比以往提高了30倍以上。此外,与传统的染整方法相比,还可以节约用水30%,减少化学助剂用量10%,极大地降低了环保压力。”万事利集团副总裁张祖琴对记者表示。


万事利的生态发展思路


“控源头,抓两边,提中间”是万事利的生态发展思路。


控源头——

对供应链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挑选原料及化学药品时,严格挑选环保染料、助剂,从2004年起在实施染化料助剂的环境管理,确保在2020年前做到有害物质零排放。万事利制定了一系列绿色供应链规范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全方位的生态供应链考核。


抓两边——

重视产品设计及产品研发,万事利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76人的研发团队和近百人的设计师团队,支撑起了万事利绿色转型的研发设计任务。


提中间——

保留核心的数码印花技术,采用意大利气流小浴比水洗机、物理柔软整理机,节约用水30%,减少化学助剂用量10%。


万事利还开展了物料平衡、水平衡和能源平衡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重点用能用水设备安装三级计量装置,对设备能耗水耗进行管控。经过这些年的设备改造和引进,园区内先进设备占比80%以上,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及工艺技术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


事实上,在纺织行业,像万事利这样注重生态环保的企业并不是个例。


“我们从建厂开始就充分考虑了资源环境等因素进行绿色生产”。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世滨向记者介绍,“以印染环节中排放的废水来说,经过我们公司的中水回用系统处理之后,出来的水可以直接回用到工业生产中去,而废气、废热等排放物经过特定的回收装置处理后,其中的污染物被消除了,余热也被重新应用到生产中。”


在广东互太纺织董事局主席尹惠来看来,目前纺织行业转型迫在眉睫,而生态文明、节能环保是必须要闯的关。“根据我们的经验,纺织行业做清洁生产,可以省很多钱。大家不要怕投入,你投入一两年,顶多三年就能回本了,为什么不做?节能减排做好了,经济上的回报是非常明显的,生产成本下降,利润也会增高。”



1  
阅读数量(39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