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恒力集团2016年销售额突破2500亿元!秘诀原来如此惊人

来源:纺机网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20日

2016年


◆ 恒力股份成功登陆A股,恒力正式扬帆资本市场。


◆ 苏州千里眼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纺团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相继成立,“E车场”APP正式上线,“纺团网”各项目正逐步测试。恒力正式开启“互联网+纺织”之路。


◆ 恒力石化配套5000吨级液体化工码头通过整体竣工验收。


◆ 恒力年产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准备就绪。


◆ 恒力集团共有31项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 恒力化纤及恒科新材料参与项目均入选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恒力(宿迁)工业园三家企业均通过“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认定。


◆ 恒科新材料顺利通过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2015年


◆ 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二期PTA项目一次性投料成功。


◆ 恒力石化年产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隆重开工。


◆ 苏州吴江同里湖旅游度假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新三板”挂牌交易。


2014年


◆ 地产项目“恒力•橡逸湾”“恒力•维多利亚公馆”“苏州湾景苑”在吴江盛泽、大连、苏州相继开盘。


2013年


◆ 恒力(南通)纺织新材料产业园一期年产40万吨差别化涤纶长丝项目正式投产 。


2012年


◆ 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一期PTA项目正式投产。


2017年


恒力集团以:“两降一提一见效”为工作核心主线,用“超前意识”和“变革思维”,把“分内的事情做到极致”,在管理上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用未来的眼光做眼前的事情,撸起袖子加油干!


转型升级“重塑角色”


1994年一人操作一台机器,每小时产布24米;如今一人可以操作50台机器,每小时产布量接近450米。20多年来,恒力集团已经从27人的江南小厂,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和高档工业丝生产基地。这种脱胎换骨式巨变,凭借的是一股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恒久动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迅速向实体经济蔓延,尤其是化纤行业遇到了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大、产品市场需求萎缩等困难。面对低迷的经济环境,陈建华大胆决策:“这正是采购设备更新换代的大好时机,年产20万吨工业丝项目,设备正常需要投资20亿元,而当时只需投资12.8亿元。”2010年1月,恒力化纤年产20万吨工业丝项目成功开车。由于这一项目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使恒力一举取代德国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涤纶工业丝生产企业。


陈建华认为,纺织产业早已不再是传统概念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再回到原来依托土地、环境和人口等资源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上。面对新挑战,要想盈利,只有“重塑在产业链中的角色”,在创新上下功夫,在市场上向高精尖要效益,加快转型升级。恒力集团在科研上从来不吝啬。


除了进行智能工厂建设,还引进国内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并重金聘请国外研发机构的技术专家。目前,恒力5500多名技术人员,与来自德国、日本、韩国等地的100多名资深专家,共同组建了国际研发团队。如今,依托“恒力国际研发中心”和“恒力产学研基地”,恒力不仅实现了产品向中高端的攀升,更步入了差异化发展的特色之路。



1  
阅读数量(124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