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库存再次下滑, 需求上升、供应缺口扩大......2017棉价主基调:涨!

来源:纺友网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06日

2016/2017年度,我国棉花产量预计继续下降,而消费量预计温和上升,年度内供应缺口进一步扩大,棉花价格将进一步上行。2017年伊始,下游纺织企业积极补库,国内棉花价格逐步上涨。无论是储备棉抛售,还是运力变化、下游补库,国内棉花价格波动归根结底是由供需引起的。


2016/2017年度,我国棉花产量预计继续下降,而消费量预计温和上升,年度内供应缺口进一步扩大,棉花价格将进一步上行。


全球期末库存量再下滑


1月美农报告中,2016/2017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再次被调高24万吨。该指标已经连续5个月被上调。其中,我国棉花产量上调22万吨,这是在6个月产量预估数据不变后首次调高;美国棉花产量上调9万吨。与此同时,全球棉花消费量下调3万吨,主要是由于印度消费量预期下滑。


美农报告显示,2016/2017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293.2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93.3万吨,增幅为9.21%;期初库存量较上年度下降13.3%,至2109.3万吨;消费量略升11.1万吨。最终,2016/2017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量较上年度下降135.8万吨,至1973.5万吨,为近4个年度的最低水平;期末库存消费比由上年度的87%下降至81.1%,为近5个年度的最低水平。


美国棉花产量和出口量同比均大幅增加。其中,产量较上年度增加88.6万吨,出口量增加63.1万吨。最终,期末库存量增加26.1万吨,至108.8万吨,为近5个年度来的新高;期末库存消费比较上年度略升,为31.65%,创近8个年度以来的新高。


尽管美国和印度棉花期末库量分别增加26万吨和25万吨,但我国棉花期末库存量减少218万吨,使得2016/2017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量下降135.8万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7年度国内棉花产量为534.3万吨,同比下降26.0万吨,降幅为4.6%。播种面积减少是棉花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继2014/2015年度、2015/2016年度棉花播种面积下滑后,2016/2017年度继续减少。2016/2017年度全国棉花播种面积为3376.1千公顷,同比下降420.5千公顷,降幅为11.1%,已连续5个年度下降。分地区看,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减少99.1千公顷,降幅为5.2%;其他产区棉花播种面积减少321.3千公顷,降幅为17%。


形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棉花种植收益比下降,部分农民改种其他作物;另一方面,棉花直补政策实施后,国内棉价走跌,并且内地与新疆相比,补贴力度较小,内地植棉面积萎缩严重。


棉花和棉纱进口量双降


内外棉花价差缩小


2016年3128B棉花价格指数与美国M级1%配额内港口提货价的价差在2016年4月收窄至250元/吨后逐渐放大。其中,价差最大值在国庆节前后,约为2600元/吨;日均价差为1120元/吨,较2015年收敛700元/吨。


2017年伊始,受出口数据利好提振,美棉价格走高。而国内受春节到来以及节后抛储预期的压制,国棉价格上涨幅度远低于美棉,最终促使内外棉花价差回落。截至1月底,3128B棉花价格指数与美国M级1%配额内港口提货价的价差再次回到1000元/吨。内外棉花价差收窄抑制了国内的进口热情。


内外棉纱价差收敛


原料价格差距缩小,内外棉纱价差也随之收敛。2016年年初,内外棉纱价差迅速走低,1月下旬开始倒挂,C32S与进口C32S港口提货价在消费淡季的7、8月倒挂870元/吨。随着国内棉花价格的上涨,内外棉纱价差回升,截至1月底,价差为125元/吨。2016年至今,内外棉纱日均价差为-216元/吨,较上年收敛1350元/吨。


海关统计显示,2016年12月,我国进口棉纱20万吨,同比增加7.5%;2016年1—12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196万吨,同比减少38.5万吨,降幅为16.4%。我国棉纱进口货源主要来自印度、越南和巴基斯坦。2016年印度棉花价格高企,印度棉纱失去价格优势,我国棉纱进口量大幅下滑。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1—12月,我国纱线产量为4241.8万吨,同比增加194.3万吨,增速为4.8%,较2015年同期上升1个百分点。我国纱线产量增速经过2013、2014、2015连续三年的下滑后,在2016年回升。


棉粘比价有所下滑


随着棉花直补政策的实施,国内棉花价格大幅走跌,棉粘比价下降,甚至出现倒挂现象。2016年年初至今,棉粘日均比价为0.9387,较2015年同期下降0.0982,较2014年同期走跌0.492。与此同时,棉涤比价波动处于正常区间,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变化。棉粘比价的走低,减缓了化纤对棉花的替代速度,有利于国内棉花消费量的提升。


纺织产成品存货减少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零售额为14433亿元,同比增加7%,增幅较2015年同期下降0.29个百分点,降幅较2015年同期收敛2.44个百分点。2013年以前,我国纺织品服装零售额增速处于高速增长期,每年的同比涨幅在20%以上。2013年,涨幅开始走低。到2015年,涨幅下降到10%以内。


终端出口降速放缓


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1—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672.35亿美元,较2015年同期下降166.65亿美元,降幅较2015年同期扩大0.98个百分点,至5.87%。其中,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1062.17亿美元,同比下降3.04%,降幅较2015年同期扩大0.69个百分点;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610.18亿美元,同比下降7.65%,降幅较2015年同期扩大1.23个百分点。从终端产品的国内外销售数据来看,我国纺织行业下游消费略回暖。

国储轮出补库市场货源


供应缺口继续扩大


最新的美农报告显示,2016/2017年度国内棉花产量为478.94万吨,消费量为789.16万吨,年度内产需缺口达310.22万吨,这一数据较上年度同期扩大27.21万吨,增幅为9.61%。


这部分供应缺口用什么来填补呢?直接货源有进口棉和国储棉,间接货源有进口棉纱。棉纱进口量取决于内外棉纱价差。直补后,内外棉纱价差缩小,进口量下降。棉花进口配额89.4万吨基本不变。如此来看,三者之间,对国内棉价影响最大的当属储备棉。


抛储时间已经确定


2016年4月中下旬,《关于国家储备棉轮换有关安排的第9号公告》总体指导思想是:按照不对称轮换、先轮出后轮入、多轮出少轮入的方式进行操作。


抛储政策落地后,市场利空消息出尽,在下游亟待补库的情况下,国内棉花价格就此拉开上涨序幕。与以往不同,2016年储备棉抛售采取“包包检”“批批检”的方式,质量有保障,下游企业不必再担心拍到手的储备棉的质量问题。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其参与竞拍的积极性大幅提高。


2016/2017年度抛储时间暂定为2017年3—8月,共计6个月、129个工作日。在此期间,至少会向市场供应380万吨的棉花。再加上配额内的进口棉,国内棉花供应略显宽松。


比照2016年储备棉的成交情况,因质量有保障,在价格合适的情况下,2017年储备棉成交率将继续保持高位。抛储前后棉价的波动将与抛储密切相关。


植棉面积减少,国内棉花产量随之下降;内外棉花、棉纱价差收窄,国内棉纱进口量预计维持2016年的水平;棉花进口暂时只有配额内的89.4万吨。从供应方面看,2016/2017年度国内棉花供应量预计进一步下降。国内纺纱量温和上升,下游纺织品内销有向好迹象,纺织品服装出口额降幅明显放缓,纺织产成品存量下降。从需求方面看,终端产品销售温和回暖,而且随着直补的实施,棉粘比价下降,化纤对棉花的替代受限。综上,供应萎缩、需求回暖,在国储库棉花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2017年棉花价格重心势必上移。



1  
阅读数量(94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