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纺织专区 >正文

盘点近代纺纱工艺与装备的技术进步

来源:环球纺机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27日

清梳联工艺与装备创新

在清梳联技术方面,为实现锡林的梳理与除杂效率的提升,锡林回转线速度在不断增加,于此同时,锡林的直径也逐渐缩小。

锡林线速度增大容易对纤维造成损伤,而小的锡林直径又有利于解决诸多高速运转带来的其他问题;同时,小锡林直径还可以使表面离心力增幅达50%左右,有利于加强除杂作用。

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锡林工作宽度在不断增加,传统幅宽的高产梳棉机上产量超过40-60kg/h时,锡林表面负荷与道夫转移率的限制将导致产品品质恶化,因此在现行结构基础上只有加宽锡林工作宽度,以保证梳理区面积和棉网品质。

如瑞士立达C70型、印度朗维CL-363型以及中国东佳FA209型梳棉机的锡林直径缩小三分之一,工作幅宽增大为1500mm,增加了盖板-锡林间积极梳理区的面积;而英国克罗斯罗尔的MK7型梳棉机也在兼顾梳理面积、梳理速度、离心力关系的前提下,将锡林直径优化为1016mm。

为增大梳理区面积,德国特吕茨勒的TC系列梳棉机采用抬高锡林、降低道夫与刺辊的中心位置获得更大梳理空间,其TC8型机拥有2.84m的梳理孤长,是目前梳理弧长最长的机型。立达C60型梳棉机将道夫与刺辊下移靠拢,锡林名义工作区比率增至81%。C70型梳棉机机工作幅宽扩展至1.5m,成为目前具有最大的有效梳理面积的机型。

此外,梳棉机圈条器向更大容量发展,如特吕茨勒的T-MOVE型自动换筒圈条器,较直径1000mm条筒容量增加43%,可以显著减少换筒,减少并条搭接条,提高和稳定纺纱品质,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环锭纺纱工艺与装备创新

与其他新型纺纱方式相比,环锭纺在原料适用性和纱线总体品质上仍无可取代,其技术改良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赛络纺、赛络非尔纺、紧密纺和索罗纺,实质都是对传统环锭纺纱的改进和改造,进一步改善了成纱结构,提高了纱线性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产中。

近几年,市场对纱线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紧密纺装置需求持续大幅增加。在紧密环锭纺过程中,气流是纤维凝聚的附加动力来源。在纺纱过程中,纤维堵塞网眼时往往造成负压装置不能连续稳定地提供负压,导致紧密效果下降。

青泽351型紧密纺纱机配备的2ImpactFX装置,皮圈回转时反复伸缩,使杂质和短纤维无法堆积,达到自清洁作用;而气流在独立的吸风单元控制下供应充沛,能以直线形式通过紧密纺系统,从而保证纤维不能集聚在网孔中,使成纱品质保持不变。

在中国,近十年来关于环锭纺技术的技术改进十分丰富。例如,由山东如意集团与高校共同开发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通过配置4根喂入的长丝与短纤维须条在前钳口线的位置,使得2根长丝处于外侧,两根短纤须条处于外侧,且对称分布。这种纺纱方式利用长丝对于短纤维须条的有效增强,还能有利于短纤维须条中纤维的有效捕捉。

武汉纺织大学研发的“普适性柔顺光洁纺纱技术”,在环锭纺纱三角区附加设置一个熨烫接触面,纤维经过接触面时,受湿热作用而达到纤维玻璃化转变温度,实现表面纤维的紧密包缠、内层纤维的充分转移,因此成纱表层致密光洁、内部柔顺。目前,该技术已在棉、麻、化纤等纺纱系统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转杯纺纱工艺与装备创新

在中国的转杯纺市场,高中端转杯纺纱装备的代表为瑞士赐来福、立达,分别生产的Autocoro系列和R系列全(半)自动转杯纺纱机,转杯实际转速可达6-18万r/min,引纱速度在150-350m/min。

此类高端转杯纺设备往往具有全自动的纱线品质监控系统,可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和生产灵活性。

Autocoro9可以独立设定指定纺纱头位置的参数设置和生产任务,即并行生产多批次产品,满足现代纺纱生产中小批量灵活生产的要求。立达R66机上的VARIOclean装置的创新点在于,利用机械刮片和压缩空气来工作。

在一般的转杯纺纱机中,随着执行时间的推移,每次接头后的纱线品质逐渐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装置在每次进行接头前,其中的空气喷嘴和机械刮片首先对清洁纺杯和纺杯槽进行清理,从而避免额外接头,保证在整个卷装生产过程中稳定的高品质。

立达R66型转杯纺纱机可以最大实现700个纱锭和6个机器人的操作;并且可以装备可替换式的多纤维通道,实现高效的多种类纤维纺纱。

除此之外,转杯纺的生产品种与种类也大大的得到了拓展,国内已经可以使用转杯纺生产竹节纱、AB纱、混色纱、混纤纱等新型纱线。


喷气涡流纺纱工艺与装备创新

喷气涡流纺纱是一种非自由端新型纺纱,是日本村田在喷气纺纱机的基础上成功研制的一创新型纺纱机,纺纱速度最高达500m/min。喷气涡流纺纱方式能够适应纯棉、化纤反其混纺的多种原料的纺纱。由于利用喷嘴的“假捻-退捻-包缠成纱”,其成纱结构不同于环锭纱和转杯纱,风格独特。

市场上除村田870喷气涡流纺纱机外,还有立达研发的新型喷气纺机J26。与村田喷气涡流纺相比,其加装的涤纶装置P26可以使之加工纯涤纶纱。其工原理是在加捻区域前,对纤维进行加湿处理。加湿后工艺部件上的涤纶油剂集聚现象和静电效应将得到降低,因此能够保证纱线毛羽降低,纱线的强度还可提升约1cN/tex。

另外,应用了包芯纱装置的喷气涡流纺包芯纱,质量优于环锭纺包芯纱,针对涡流纺纱机在生产纱支粗及刚性大的涤纶难点,增设了纤维清油机构,使生产涤纶及刚性大的粗支纱可纺性显著改善,从而扩大涡流纺生产涤纶的应用范围。


智能化技术在纺纱领域的应用

除自动接头,自动清纱等装置外,上述独立控制的纺纱单元除了为节能降耗提供了新思路之外,也实现了纺纱工序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近年来,自动理管机也成为很多厂商新研发的附加功能,如Autocoro9转杯纺纱机,6个落纱机可以轻松管理不同的包装要求。

此外,立达研发的SPIDERweb纱厂控制系统,能够收集和分析所有相关资料,利用能耗模块、环境模块、用户端模块及警报模块、辅助模块、单锭检测系统及掌控模块,透过资料分析在短时间内分析出正确措施,实现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国外的其他自动化管理系统还包括特吕茨勒的资料控制系统T-DATA、马佐里的YarNet等;国内则有经纬集团开发的经纬e系统,值得说明的是,该系统已应用于我国多家大型棉纺企业的生产实践,能够实现与ERP系统的无缝集成。

通过以上创新技术,我们看到在纺纱装备方面,大都是国外公司处于领先位置,国内装备紧随其后,可以说,目前在前沿技术方面,我们仍落后于国外公司,近年来他们开发的纺纱机械与纺纱器材都紧紧围绕实现纺纱高速、优质、降耗、省工的主题,依托科技进步,积极采用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技术水平有明显提高,也更符合市场预期。展望未来,国内纺机与器材企业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水平,为我所用,开发出技术先进性价比更高的纺纱设备与纺纱关键器材,更好为国内纺纱企业服务。


1  
阅读数量(29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纺织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