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寒冬里,华孚为纺织业抱团取暖提出一种新模式!

来源:中国纺织报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7日

2018年即将画上句号,回望这一年,很多企业的发展让人颇感意外。这一年,一些耳熟能详的“明星企业”陨落了,比如ofo小黄车;一些形势一片大好的企业裁员了,比如美团。这些案例似乎都是互联网时代下兴起的企业,那么作为传统行业的纺织业呢?

对于经济形势如何,对纺织业有何影响,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挺说:“从全球角度来讲,经济增长的动能确实有问题,这是一个大的格局。但是从纺织服装的消费角度来讲,我个人认为中国、美国的情况还是好的,其他地方确实不太好。”

2018年,华孚一直延续着自己的发展轨迹,看得出企业并没有受到宏观经济的太大影响。今年恰逢华孚25周年,从年初开始公司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作为收官之作,近日,华孚在越南举办了越南华孚工业园开园暨“浙商绿尚小镇”项目签约仪式。将该企业一年的动作和变化细细梳理,似乎看到一种新的生命力要破土而出。


25岁的华孚在这一年做了什么?


今年4月13日,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在浙江上虞迎来25周年庆典,同时,华孚上虞时尚网链总部开工奠基。网链总部项目占地97亩,地上面积10.4万平方米,投资10亿元,核心业态包括样品设计中心、产品供应中心、电商交易中心、品牌展示中心和时尚休闲中心,形成从样品设计、产品制造到商品交易的产业生态链,致力成为浙江,乃至全国时尚产业示范基地。

8月25日,阿克苏华孚100万锭色纺工业园暨10万吨染色工业园的开园仪式在新疆阿克苏举办。与此同时,阿克苏绿尚小镇与中国纺织小商品中心奠基仪式、浙江·阿克苏出口产业合作园启动仪式同期举行。事实上,华孚已在新疆投资12年。目前,华孚在新疆共有棉田8万亩;轧花厂30多个,年棉花加工能力20余万吨;染厂4个,产能4万吨;纺厂13个,110万纱锭,产能18万吨;棉花交易市场年交易量50万吨/年;控股阿克苏棉麻站和铁路专营线,物流吞吐量50万吨/年,构建了从棉花种植、加工、交易到色纺纱生产的高附加值供应链体系,实现了从棉花产业链、染色、色纺到终端产品、物流等的产业服务体系。

12月15日,越南华孚工业园开园暨“浙商绿尚小镇”项目签约仪式在胡志明市举办,由此华孚为25岁画上完满句号。孙伟挺在开园仪式上表示,华孚在越南投资4年,总投资3亿美元,建设纱锭28万锭,色纤染色2万吨,研发中心2000平方米,配套生产生活设施11万平方米,已经成为华孚在东南亚的快速反应基地。2018年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1.5亿美元,解决就业3200余人。华孚将在越南隆安省建设浙商绿尚小镇,规划占地500公顷,3年建园、5年建镇。其中,华孚时尚将率先建设100万锭纺纱工业园及相应的染色工业园,第一期争取明年底能够建成。

据悉,华孚(越南)实业独资有限公司是隆安省目前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为打造柔性生产线,满足高效、灵活、节能、环保的生产需求,越南华孚投资1.88亿美元,采用当前行业内领先的染色及纺纱设备。对此,孙伟挺说道:“随着全球服装供应链逐步向越南及东南亚集聚,越南华孚的投产可以提升越南、孟加拉国,以及中国香港和华南地区的交期能力。我们反应速度会整体提升,越南本地订单交期缩短12天,孟加拉国,中国香港与华南地区的订单预计缩短2~4天。可以说,越南华孚已成为公司承接东南亚市场的快速反应基地。”


产业互联网时代下的新模式


每次见到孙伟挺,他思考的都是产业如何与互联网嫁接的问题。他说他走访过京东,向阿里讨教,与这些商业模式最成熟的互联网企业相互切磋,就是想找出一个利于行业的解决方案,开创出产业的新格局。解决什么?解决行业难赚钱、前端集聚后端松散、库存、供求关系等众多问题。

孙伟挺说:“现在有两个力量其实可以改变当下格局。第一个是产业集中度,第二个是产业互联网。”

他还表示,在经济形势不太好的情况下,产业集中度提高将是一个趋势。如H&M、耐克、阿迪等全球知名品牌,对供应商的选择将更加谨慎,因为他们要选择与谁为伍才能提高竞争力。由于单个中小供应商技术、供货能力有限,这些大品牌要不就通过自身将中小供应商凝聚起来,要不就找大公司。显然,前者的难度高于后者。由此,大企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快,中小企业的日子就更难了。

与此同时,像中美两国,消费互联网的极大发展会带动产业互联网的变革。移动消费时代到来后,消费变得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碎片化。这样的消费结果跟行为变化,需要纺织服装产业想好如何去应对。

产业互联网跟消费互联网不同,消费互联网是B2C,如淘宝和京东它们通过流量获利,它们面对的是无数的消费者和无数订单,互联网前端和产业后端一定不对称,不对称的时候就容易集聚。而产业互联网是B2B,最重要的还是销量,解决集聚、满足一个个小订单后才能获利。面对这样的形势,甚至是单纯提高产业集中度都无法解决。孙伟挺表示:“我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产业互联网去实现柔性工业,通过柔性供应,达到要多则多、要少则少,且速度加快的理想化状态。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

事实上,近两年华孚的新项目都在围绕柔性供应做文章,越南华孚就是其一。有了柔性,就有了快速反应能力,也就有了更多决胜的筹码。



1  
阅读数量(69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