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资讯 >正文

2005中美关系:平稳过渡有改善

卫敏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05年12月20日

  今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研究员陶文钊的文章指出,反恐对中美关系的积极影响基本已经过去,但美国感受到了中国在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中的分量。今年下半年,由于双方的共同努力,中美关系实现了平稳过渡,并有所改善。

  文章指出,今年下半年的主要事态发展包括:胡锦涛主席9月在纽约与布什总统的正式会晤,布什11月对中国的访问;美国内阁成员对中国的密集访问,著名鹰派代表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在10月来访;中美两国就今后三年的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协议;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举行两次战略会谈;佐利克9月21日关于中美关系的讲话引起了中美两国政界和学界的广泛注意。讲话的基本点是,美国承认中国的发展是不可遏制的,但中国的发展对美国的利益和在东亚乃至全球的地位意味着什么,美国仍不放心,因此还要两面下注。美国又认识到,地区和全球的重大问题没有中国的参与是无法解决的,于是佐利克提出中国应当成为国际体系的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佐利克在讲话中反复用了七次stakeholder这个词)。即是说,中国可以发展,但不能损害美国的利益,或者说还要有利于美国利益。我们对其中部分内容有不同看法,但这个讲话的总的调子是积极的。

  台湾问题在今年的中美关系中相对来说比较平静。从2003年12月9日布什在记者招待会上批评陈水扁以来,布什政府的政策就是维护台海的现状,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布什总统还一再表示反对“台独”。这种政策与中国政府维护台海稳定的政策有共同之处。于是就出现了一种中美两国政府联手遏制法理“台独”的新形势。今年由于大陆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台海紧张局势出现缓和,这反过来增加了中美关系中的稳定因素。

  文章认为,当前两国之间的主要问题是贸易摩擦,美国对华贸易的巨额赤字、人民币汇率、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三个问题是现在美国国会对中美关系最主要的关注。

  此外,中美关系中出现的一个新趋势是,两国关系越做越大,或者说,它的基础越来越广阔。两国关系除了双边问题,还包括了地区问题和全球性问题。在此次釜山APEC会上和布什来访中,两国在防控禽流感问题上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循着现在这个路子发展下去,中美关系在今后数年中保持稳定是完全有可能的。

中国新闻网


1  
阅读数量(54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国际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