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资讯 >正文

印度媒体:中国会垄断纺织市场吗?

来源: 发布时间:2004年12月17日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服装出口增长五倍,成为多种纤维协议下的第一出口大国。

在2005年1月1日之后的后配额时期,全球服装生产和销售将集中于少数跨国零售巨头,如沃尔玛,以及少数大的东亚跨国承包公司。服装生产可能并入少数国家中较大的工厂。

大型零售商的特点是持有大量订单,因此,他们只将大工厂(1000人以上)视为潜在的供应商。行业人士称,大型美国零售商以及制造商,如 Gap, JC Penney, Liz Claiborne 以及沃尔玛,这些公司曾经在50多个国家进行采购,现在,他们将来货渠道减少到30-40个国家。当配额结束之后,他们预期将供应国降至10-15个。因此,服装生产国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工资较低以及劳动标准较弱的国家压力会更大。

很多研究试图预测05年1月1日之后发生的事情。大多研究显示:中国和印度以及巴基斯坦和墨西哥可能成为赢家;大多其他国家将成为输家。有7个国家的服装出口占全部商品出口的一半或以上:柬埔寨(82%),澳门(70%),孟加拉(68%),萨尔瓦多(62%),毛里求斯(54%),以及斯里兰卡(50%)。从直面意义上理解,这些国家可能在05年1月1日之后被清洗出局。感谢2000非洲成长与机遇法(AGOA),泛-撒哈拉非洲国家开始对美出口,但他们也面临同样的命运,当前的出口受到威胁。

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服装出口国,长期以来各个生产环节得到完善的发展。中国具备丰富的低成本劳动资源,因此,服装生产显然将在近期加速向中国转移。中国还在加快纺织工业(纤维、纱、以及织物)的更新,这种情况预示,即使在这个资本更集中的产业,中国也将提高其在全球生产中的比重。2002年中国服装出口已经达到411亿美元,大约为世界总量的五分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提高五倍。有些专家预测,中国将在2005年之后占据世界市场的50%。此外,2000年中国国内服装市场大体为500亿美元,到2010年将增至约1000亿美元,这进一步促进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

在“低库存零售”世界,商店以一周作为商品的更新时间,加上商品的快速周转,保证了经营的成功。部分双边或区域协议将削弱中国的优势,这些协议继续为有选择的贸易伙伴提供优惠关税待遇。快速周转更新的地缘优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毗邻主要市场的国家,尤其是受惠于贸易协议(如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及加勒比盆地贸易伙伴协议)的国家可能免受来自中国的威胁。另外,至少在短期内,可能有一些贸易保护行动对中国的成长优势形成制约。中国加入WTO时同意 WTO 的 D 16-17 章,包括临时“过渡性产品特别保护机制”,近期,中国暗示,计划对部分纺织品征税,以期防止2005年1月1日之后纺织服装生产大举转入中国的局面,因为那可能导致中国与美国和欧洲发生贸易摩擦。

受ATC到期威胁最大的国家面临生产环节中一系列的连锁问题。他们的纺织产业效率低,生产水平低,质量差。他们常常过度依赖于单一市场(美国或欧盟),尤其是少部分生产线,他们没有多样性品种。他们从事的是简单的拼装工作,处于价值链底部,即缺乏本国纺织工业基础,又没有与未来市场的联系。

专家们反复建议采取以下步骤,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更新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发展多元化产品,提高服装产品的附加值,如生产时尚性更强的女性服装品种。发展本土纺织、敷料以及其它生产投入源头,

直接投资出口企业,扩大出口能力也很重要,附以一些激励政策,如减少运费,削减公共事业成本,取消出口以及其他税。政府应该废除拖延运输即清关方面的障碍。

最终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劳动法改革,这也一个很大的尚待变革的领域。美国和欧洲一些不断壮大的主要零售商和制造商很关心严厉的劳动标准。现在已经有了行为准则,他们要求签约工厂遵守基本劳动权利和采取保护措施。行为准则通常要求给工人适当的工资,钟点保护,工作安全,禁止怀孕试验,医疗安全保证,有成立独立劳动工会的权利,可从事劳资双方谈判。

拥有这些行为准则劳动法并且能够执行这些准则的国家可以有效地把自己推销给美国和欧洲的零售商和制造商。

泰泰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1  
阅读数量(78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国际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