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资讯 >正文

徘徊中的澳大利亚服装产业

来源: 发布时间:2003年09月03日
根据澳大利亚关税减让安排,到2005年,澳大利亚进口服装关税将由25%降至17.5%,进口鞋类产品和地毯关税将由15%降至10%,睡袋和亚麻桌布的关税将由10%降至5%。澳媒体称,随着进口服装关税减让日益临近,澳本国相关产业将出现大范围失业。   据澳大利亚生产率委员会预测,即使关税保持在目前水平,长期看来,澳大利亚5000家纺织、服装和制鞋厂中仍将有大部分无法面对来自中国的竞争。该委员会因此建议到2010年将大多数纺织、服装和鞋类产品的关税降至5%。有学者称,5%的关税水平符合每个人的长期利益。   学者认为,在澳大利亚,传统的纺织、服装和制鞋产业是夕阳产业,政府应当在2015年前彻底取消相关关税,并将该产业内的工人转移到更具竞争力和就业安全更有保障的产业,使所有的消费者都享受到服装价格下降的好处,提高优势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对纺织服装企业来说,唯一的出路是转而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企业界认为,将于2005年到期的总额为6.78亿澳元(约4.4亿美元)的战略投资计划对企业的转产帮助很大。联邦政府应在决定是否延长该计划上起关键作用。   联邦工业部长Macfarlane则更倾向于降低关税的同时为企业创新提供以补贴为主的一揽子资助安排,而不是现行的直接生产补贴。   澳大利亚纺织、服装和制鞋工业要求政府在10年内提供约14亿澳元的补贴。但从目前该产业的情况来看,纳税人很难从此投资计划中得到好处。来自政府的信息显示,最后资助计划的总额将不可能满足这一要求。   自1990-1991年度以来,澳大利亚纺织、服装和制鞋工业雇佣从事直接制造工作的工人数量由9.1万人降到2001-2002年度的5.78万人,现雇佣工人数量占制造业雇佣人数的6.4%或是总就业人数的0.8%。虽然政府提供给每个工作的补贴达13000澳元,但受关税减让的影响,进口产品的市场份额仍由1991-1992年度的33%提高到2000-2001年度的56%。   尽管面对激烈的竞争,但统计数据显示生产商们很少为未来进行投资。据统计,10年前在新设工厂和新购设备方面的私人资本支出为204亿澳元,但在2001-2002年度仅提高到214亿澳元。研发费用支出则仅由1991-1992年度的1700万澳元提高到2000-2001年度的2700万澳元,或仅占销售额的0.3%。即使对于重视设备更新的传统纺织、服装和制鞋商来说,在澳大利亚进行生产的困难也越来越大。随着关税的进一步降低,由中国进口的完税后服装的价格将低于澳大利亚本土生产服装的出厂前价格,澳大利亚服装市场将完全被进口产品所占领。   面对这种情况,澳大利亚纺织、服装和制鞋工人呼吁,不论经济理论如何阐述,失业是确实存在的。政府应当制止这种情况发生。

1  
阅读数量(31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国际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