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资讯 >正文

日本纺织原料厂家灵活应对国内市场

朱艳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19日

  在日本国内面料生产规模日益萎缩的今天,为数不多的几家日本国内纺织原材料厂家通过满足客户对多品种、小批量订单的需求,达到了与中国业者差异化竞争的目的。大部分没有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的原材料厂家,是由于中国工厂不愿生产既消耗成本与精力,又达不到预期收益率的产品。同时,由于一些中国厂家没有兴趣涉足该产品领域,最终使这些小批量、多品种的订单继续留在日本国内,以满足本土客户的特殊要求。

  多措并举挖掘内需潜力

  日本毛织是以生产学生校服、时尚类服装面料以及毛线类产品为主的企业,目前该公司的经营正处于苦苦支撑的状态。公司生产学生校服的工厂位于岐阜的印南工厂,拥有40000种花色供客户选择,仅深蓝色系列产品就有8000种。由于庞大的产品品种,以及与服装生产厂家保持的紧密合作关系,工厂在学生入学前要按照每个人的尺寸来定制和提供校服面料的生产。这种接单和加工机制在国外几乎是很少存在的。

  今年,日本毛织将把这一体制引进到有着时尚类服装面料基地之称的一宫工厂,这对日本毛织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作为生产世界质量领先的羊毛面料加工厂的一宫,为了在市场上稳步生存和发展,正加紧提高新材料的开发速度,突破女装、男装、西装、商务用工作服等产品种类的界限,并加强产品研发力度,进一步开拓欧美市场。

  内外棉的生产加工分公司Naigai Textile也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大型纺织企业所不具备的灵活性,为有需求的客户提供小单、短生产周期的服务。最初,他们将最小订货量设为500公斤,经过调整产品线,现在已经可以满足100公斤~200公斤的超小量订单。在与客户的接洽中完成与工厂的订单确认,对那些工期在1周左右的订单,保证在洽谈当天就可以与客户确定交货时间。

  去年年底, 内外棉的生产规模从28000锭削减到24000锭,并加大了对品种更换的灵活应变性。他们表示:“无论什么纱线我们都能做,总之,要让自己成为客户最强大的支持和供应商,就要尝试做别人做不了的订单或加工。”积极顺应市场变化,调整经营策略,是内外棉能够经受住市场变化的严峻考验,并且生存下来的原因所在。


1  
阅读数量(96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国际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