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资讯 >正文

东盟自贸区启动香港纺织业利用CEPA机会减少

朱艳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04日

  曾几何时,香港是内地与东南亚各国经贸往来的重要衔接地。东盟各国纷纷以香港为基地,北上投资。香港更承接了大量东南亚地区与中国的转口贸易。而今,东盟十国与中国建成自由贸易区,香港的作用何在?会否因此被边缘化?有专家认为,此担心不无道理,但区内经济最发达、区位最优越的香港,只要审时度势,规避不利,作出更有魄力的战略应对,不但不会被边缘化,反而还有更多商机。例如自贸区启动后,9成以上产品零关税,这对在内地设厂的港商无疑是重大机遇。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研究所副主任李欣广教授指出,自贸区的设立确实给香港带来不利。

  其一,香港与大陆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的效用将削弱,因东南亚国家毋须经香港可直接取得内地给予的类似优惠。

  其二,香港的贸易转口港和离岸金融中心的地位将受到威胁。随内地与东盟的直接交流更趋频密,因货物和服务经香港中转而可能失去自贸区赋予的优惠,东盟商家未来可减少甚至绕过香港,香港不仅无缘分沾自贸区推动形成的巨大贸易额和服务的庞大对流,甚至连目前所扮演的中介角色都将慢慢失去。

  长期研究东盟问题的广西社科院副研究员陈红升还提出,香港的主要竞争对手新加坡,感情上更被东盟国家接受,也有可能取代香港,成为东盟企业进军中国的桥头堡。专家认为,香港虽面临一定挑战,当中却蕴藏更多机遇,关键是香港应该创造更好的优势和地位,提高自身竞争力,积极加强与内地合作,共享自贸区盛宴。

  陈红升表示,自改革开放后,香港的制造业已大部分向内地转移。按照协定,2010年自贸区9成以上贸易产品将实行零关税,但货物4成或以上的价值须源自中国或东盟。这对在内地设厂生产的港商来说,无疑是发展的新机遇。尤其在金融海啸下欧美传统市场严重萎缩之际,东盟市场无疑可为港商增加定单和节约原料成本。而且,原在东部设厂的港澳企业也可藉机向成本较低、市场广阔的西部地区甚至东盟国家转移。

  香港纺织企业一向在东南亚各国设有生产线或经贸基地、将来更代替CEPA产品进入中国,生产成本下降。而纺织品受惠自贸区零关税,对香港纺织企业在内地设厂生产的港商,东盟纺织品及原料市场,无疑是重大机遇。


1  
阅读数量(55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国际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