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棉花市场波动异常 新疆能否担起中国棉花之重

洪珍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4日

  新疆在我国棉花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今年棉花市场异常波动的局面,我们不禁要问:在棉花价格的跌宕中,究竟谁人受益谁人受损?新疆棉花产业对稳定国内棉花市场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为此,笔者采访了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高级分析师、万达期货公司棉花研发中心总监张闻民,力求对上述问题给予解答。

  新疆能否担起中国棉花之重?

  今年,中国棉花产业经历了棉花减产、棉价高涨急跌的特殊年景。面对纺织业高速发展形成的棉花供给紧张局面,棉花界一直存在到底是“以进补缺”还是“以产补缺”的争论。新疆棉花是中国优质棉花的象征,新疆棉业在中国棉花产业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未来中国棉花产业发展战略中,新疆能否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笔者专门采访了长期坚守在新疆的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高级分析师、万达期货公司棉花研发中心总监张闻民。

  张闻民认为,2010棉花年度国际国内市场棉花价格的持续高涨使新疆棉花产业及棉农成为最大的区域受益者,棉花产业取得了历史最好的经营效益。2010年新疆棉花产量为260万吨,占全国630万吨的40%和世界2510万吨的11%;棉花收入占新疆农民人均收入的60%;按照平均每吨26000-30000元的价格测算,新疆棉花直接产值达600亿元-700亿元,创历史纪录;新疆棉农综合收益同比可增长50%-80%,但这必须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来实现。

  张闻民说,2010-2015年期间,中国将是棉花净进口国,须大量进口棉花补充消费缺口。他为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按棉花产供销存用平衡倒算预测,2011-2015年中国棉花年产量为700万-900万吨,随着国内消费及纺织品出口的逐年增长,年均棉花供求缺口为400-500万吨。因此,国家必须重视棉花产业的安全问题。

  面对“以产补缺”还是“以进补缺”的问题,他认为还是以棉花产销自我平衡较为主动,因此新疆必须成为全国棉花重点发展区域,以弥补逐年增长的棉花供求缺口。新疆棉花平均亩产128公斤,兵团更高达150公斤,大大高于全国平均亩产87公斤的水平。在全国大部分棉花主产区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植棉比较效益低于其他农产品的情况下,弥补棉花供需缺口的任务将主要由新疆承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1  
阅读数量(33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