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信息化推动纺织工业“十二五”自主创新

lara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0日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11月19日发布了《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标志着科技进步作为“十二五”时期纺织工业调整、升级与转型以及纺织强国建设最主要的战略性任务,是指导“十二五”时期全行业科技进步的指导性文件。其中,与纺织行业相关的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纲要”的重要部分。本人参与了“纲要”一年多酝酿、起草和编制的过程,下面分四方面对这一部分做一个初步解读。

  一、“纲要”信息化部分的意义

  首先,纺织工业是一个高新技术应用产业。这一新型产业的形成过程需要不断的扩展和深化。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信息化技术五年来在纺织行业得到推广,已经融入到纺织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成为无所不在的技术。强调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就是要逐步扭转人们对纺织工业只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误解。

  中共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就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主要提出了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等重点任务,每一项都与信息化有关。

  首先,对于纺织工业的改造提升,信息化技术可以促进产品设计研发,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加强企业管理,加快市场反应,在各个环节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就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纺织工业的节能环保前景看好,有可能在“十二五”形成新兴产业。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作用十分重要;生产性服务业中,行业化的产品设计、软件服务、电子商务等对纺织工业转型升级作用非常突出。

  二、“纲要”信息化部分的特点

  1、立足于“十一五”科技纲要攻关和应用的基础

  “十二五”列出的信息化技术是“十一五”四项关键技术开发攻关的延续。有的获奖的成熟技术转入了推广阶段,有的与近年来的新技术结合,继续进行深入的更有针对性的开发,有的在多项技术基础上进行综合集成。

  2、充分体现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的特征

  信息技术是最活跃的科技领域,其近年来的迅猛发展正在引发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云计算、物联网、新一代互联网乃至智慧地球等新技术、新理念产生重大影响。“十二五”的研发技术要与时俱进,必须将这些新技术纳入纺织行业的应用领域。

  3、广泛渗透到各个行业的生产制造过程

  与“十一五”不同,除了单独的信息化技术分类之外,“十二五”纲要在其他各个分类中,也列出了多项信息化技术,证明了五年来信息化技术与棉纺、印染、服装、纺机等行业的生产工艺与制造装备密切结合,充分体现了“两化融合”的发展趋势。

  4、重点强调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任何先进技术只有在行业中切实应用和大面积推广才能发挥经济效益。“纲要”分别列出了50项研发技术和110项推广技术,目标和定位更加明确。信息化技术也是这样,分为研发和推广两类,有利于突出各自的主攻方向。

  三、“纲要”信息化部分的覆盖领域和“十二五”目标

  “纲要”中列出的信息化技术,涉及产品设计研发、企业经营管理、生产制造管理、生产过程自动控制、企业间信息网络等,基本覆盖了纺织行业信息化的各个领域。要从纺织品服装的设计、工艺、生产、设备、测试、评价及销售网络体系全面入手,实现电子技术产业化、信息化的对接。

  “十二五”的目标是行业信息化技术开发和应用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管理和营销模式的现代化。

  四、“纲要”信息化部分的具体内容

  在50项研发技术和110项推广技术之中,信息化相关技术分为两部分。行业共性技术单独列为“纺织信息化技术”的大类,有5项研发技术和2项推广技术;子行业专用技术列在纺纱织造、印染、服装、纺机等大类中,有3项11子项研发技术和15项推广技术。这充分体现了“两化融合”的发展趋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1  
阅读数量(81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