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浙派服装企业制胜紧跟“快时尚”步伐

lara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0日

  在杭州武林广场,你偶尔一瞥,会惊诧于ZARA、H&M专卖店里的人头攒动。在很多企业遭受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之时,全球的顾客却在ZARA、H&M、优衣库的付款台前排队。

ZARA母公司西班牙Inditex公司2009年全年销售总额为111亿欧元,已经跃居全球最大衣类零售企业;H&M紧随其后,年销售额冲上104亿欧元;优衣库的创始人柳井正成了日本首富。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服装业的成长空间重新打开,人们以为的“天花板”被掀翻了。“在未来5到10年,中国的服装业一定会出现500亿至1000亿的大企业。”宁波博洋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戎巨川预言。

我们是被惊醒的梦中人。而在浙江服装业,很多“高人”早已睁眼看世界。环顾四周,ZARA、H&M所倡导的“快时尚”已随风潜入夜。

被颠覆的制造业

“博洋”总部,隐匿于喧闹的市井小巷。宁波南门启文路,这里曾经是一个纺织厂,如今早已不闻机杼声。空旷的旧厂房、旧仓库,在鲜艳的涂料装点下,立即有了创意LOFT的韵味。一个旧仓库,被改造成了员工运动室,还有一个仓库,据说在小型订货会时会派上用场。正像这旧厂房的改头换面,“博洋”也早已不是那家来样加工的小纺织厂。人们熟知“博洋”,是因为它的家纺产品。而十多年前,“博洋”开始涉足营运服装品牌,如今旗下已经有唐狮、德玛纳、艾夫斯、涉趣等6个品牌。

“2008年、2009年还是每年15%的增长,今年将有30%以上的增长。”说起“博洋”服装板块的发展态势,戎巨川的笑意中透露轻松,“我们正处于一个爆发期。”

对于“爆发期”的最好注解是,2009年仅唐狮单个品牌就实现销售20多亿元,而上个月刚刚开过的订货会,仅冬装就达到12亿元;前几年相对沉寂的艾夫斯,从去年开始发力,预计2011年销售就能赶上2009年的唐狮。而此时,浙江的很多服装加工厂正处于接单后的纠结中。在经历了去年的萧条后,由于补库存效应,今年上半年订单突然无比饱满,不过此时,人工涨了,原料涨了,算来算去,赚的利反而少了。比成本上涨更尴尬的是招不到人,在一些区域,“招工大战”已经直接演变成门对门“挖墙脚”。

这个“爆发期”显然不属于传统制造的服装业。

和“博洋”一样处于“爆发期”的,在宁波还有“太平鸟”。这家曾以男装驰名的企业,2009年女装销售额已经达到28亿元。一位服装业的人士留意到“太平鸟”是在三年前,“突然有一天,让人眼前一亮。”他发现,杭州武林路上那家“太平鸟”专卖店的女装,从中规中矩、有点职业,变得时尚多变。

这些处于“爆发期”的企业几乎都有这样的特点:制造业离核心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设计和营销,更像个服务业企业。

“博洋”一年销售的服装已经达到5000万件,“每年的样衣就有20万件,够一家中型服装厂吃饱。”有数千家企业在为“博洋”提供生产制造的配套。即便是衣服后面的一个小小标签,就能为一家工厂带来每年好几百万元的销售收入。

这些工厂和“博洋”保持着既松散又紧密的关系。说松散,这些工厂和“博洋”没有直接上下属关系,纯粹是一纸合同;说紧密,有的工厂就接“博洋”一家的业务,常年如此。

说明白点,“博洋”的制造基本上是外包的。“博洋”也有自己的大型工厂,但只是资本为纽带的连接。“为什么业务一定要给自己的工厂?”戎巨川反问,“如果别的工厂能提供稳定的质量,更好的价格,为什么不给它?”

“博洋”专门打造了一个采购平台,这个平台上活跃着几十个采购经纪人,每当有品牌在这个平台上下单,这些经纪人也是凭本事吃饭,看谁能拿到最好的产品和价格。“博洋”有专门的检测中心,一年几十万个批次的检测量。

如果让“雅戈尔”的李如成来评价,他可能会说“这正是服装产业价值链的一部分”。李如成注意到,现代服装产业,建设价值链已经替代了产业链。

'

1  
阅读数量(4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