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辽宁抽检:六成纺织品“体检”不合格

吕缜缜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4日

  羊毛衫里无羊毛,蚕丝被里竟然没有蚕丝。

  昨日,辽宁省工商局公布今年第一季度纺织品服装商品抽检结果,合格率仅为36%。

  六成纺织品“体检”未过关

  今年2月至3月底,辽宁省工商局委托辽宁省纤维纺织检测中心对沈阳、辽阳、本溪等城市流通领域经销的纺织品和服装商品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查,针对面料和里料纤维成分含量、PH值、耐酸、碱汗渍色牢度等项目。

  此次抽查的100个批次商品涉及:床上用品和服装,共有64个批次商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64%,涉及金盾、稻草人、锦佩和诗影等国内品牌。

  标称100%蚕丝被没蚕丝

  此次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的64个批次商品中,纤维成分及含量不合格的有60个批次。

  对于服装和蚕丝被等商品,主要问题是面料和填充物纤维成分含量不合格。如:有的羊毛衫产品标识标注成分为羊绒和羊毛,实测为涤纶和粘纤;有的蚕丝被标识标注蚕丝100%,而其填充物为蚕丝与涤纶、粘纤等化学纤维的混合物,个别的竟然不含一点蚕丝。

  此次抽检,服装商品出现的问题基本上都是虚假标注。此外,有部分服装耐干摩擦染色牢度不达标,其他衣物与其摩擦会被染色。还有一款床上用品的PH值(酸碱性)高达9.5,而国标为4.0 ̄7.5之间。据专业人士介绍,PH值超标会破坏人体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物质保护层,并会刺激皮肤发痒过敏。

  为求高利润标识做手脚

  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此次抽查结果来看,纺织品服装商品的总体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该负责人表示,因为消费者对蚕丝缺少识别能力,不少商家、厂家为了谋取更高利润,以柞蚕丝冒充桑蚕丝,以低等级蚕丝被冒充高等级蚕丝被,以粘胶纤维等外形很像蚕丝的化学纤维来假冒蚕丝。

  据国内一家床品生产企业质量部负责人孔先生透露,由于加工蚕丝被的技术门槛较低,南方一些地区存在不少作坊式企业,用机器制作的下脚料蚕丝(短纤维蚕丝)添加化纤成分冒充桑蚕丝加工蚕丝被,价格相差数十倍。

  省工商部门同时提醒消费者,如果买到不合格商品可持购物凭证要求商家退货。

'

1  
阅读数量(74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