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欧元危机”让石狮纺织企业更坚挺

吕缜缜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17日

  近日,闽浙粤三地的纺织企业老总在石狮举行了“纺织业应对欧元危机影响”形势分析座谈会,其结论令与会者意外——“欧元危机”对我们纺织业而言是利大于弊!

  本报讯 今年1月到现在,欧元一路滑坡,“欧元危机”持续深化,欧元兑人民币从年初的9.922到6月份时最低为8.156,贬值了将近18%,然而,深圳、浙江以及石狮的与会代表汇集的信息所反馈的结论是:欧盟在各地的采购量是有增无减,出口欧盟竟毫无萎缩的迹象,与人们年初普遍的预测截然相反。

  欧洲人此时虽然承受着巨大的汇兑损失与中国商人交易,但在石狮、深圳、浙江采购纺织品时却不减量。石狮企业出口情况也支持了国家于上周发布的外贸数据,今年前5月,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1774.9亿美元,增长37.4%。昨晚,石狮一企业出柜,去年同期出一个43英尺的集装箱到德国汉堡是1.2万元人民币,现在却涨到了2.9万元人民币,因到欧盟的货源多,海运价格持续上涨。

  与会代表们把欧盟采购中国纺织品数量未减的原因认定为,在国际金融风暴期间,欧盟市场去库存化完成得比较彻底。欧盟客商在石狮、深圳等地采购服装、面料时,均未提出压价要求,反而是石狮、深圳企业主动采取了让利的行为。

  “欧元危机”对中国出口欧盟仍未构成明显的影响,但石狮等地企业注意到一些细节变化,“欧元危机”的半年时间,欧盟客户下单的频率加快,订单小,但量是积少成多。由于财务上的困难,欧盟客商更加讲究效率,屡屡提出空运要求,若延期交货,由中方承担空运费用,企业在做欧单时,丝毫不敢怠慢。

  石狮、深圳等地企业十分乐意与欧盟客商做生意,主要是因为产品附加值较高,对方信用好,熟悉的合作伙伴一般不会转单,中长期订单稳定性高。在分析会上,各地代表对“欧元崩溃说”嗤之以鼻,他们在与欧盟客商业务交往时,从对方坚毅的目光中,看到了“欧元危机”是暂时的。在“欧元危机”中,双方的友谊更加密切了双边的贸易伙伴关系,为石狮、深圳、浙江等纺织品重要出口地在欧盟化解了危机之后,拓展欧盟市场铺平了道路。

'

1  
阅读数量(59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