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安徽服装秘书长叶梁:二三线城市消费显现

吕缜缜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1日

  近日,中国服装协会公布了《创建中国服装强国发展纲要导向意见》(讨论稿)(以下简称《强国纲要》)。

《强国纲要》讨论稿中提到的“格局突破战略”的三个方面——市场格局、区域格局、企业格局,或将在未来发生深刻变革。对于“打破城乡二元市场结构”、“打破沿海内陆二元区域结构”及“企业业态多元化”等话题,安徽省服装商会秘书长叶梁有着不同的见解。

金融危机爆发前,国内服装行业的主要外贸型制造企业分布在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危机来袭之后,他们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安徽来说,他们在金融危机时的困难就意味着我们的机遇。

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危机直接推进了中国服装产业制造基地的转移,从沿海地区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主要表现形式在于,一部分企业开始把工厂转移到内陆地区。经过一年多的调整与转变,纺织服装业现在的产业局面表现为,生产逐步从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转移到安徽这样的中西部省市,形成以中西部地区为主的制造基地。从安徽2009~2010年的生产状况来看,目前安徽的生产制造压力越来越大,这也说明了产业逐步转移之后的一些变化。

从市场格局、区域格局的改变来讲,以前安徽没有形成一个具有规划化性的专业市场。但现在有了转变,安徽已经形成了以合肥“安徽服饰第一街”为龙头的专业服装市场。纵观目前国内服装市场的格局,成熟的服装市场可以说是被高端品牌占据着。再看看二线市场,虽然从人口、城市数量上来说,称得上是最大的市场,市场潜力也是巨大的,但它的缺点一样明显,其分布比较松散。相比而言三线或三线以下的市场,包括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正在提升,这些市场的消费者的收入比过去增加了不少,他们对将来整个中国服装市场的格局转变将起到巨大作用。

今后,这些中低端市场还需要有品牌去占领,因此,未来十年的增长点无疑和中低端市场的开发程度有关。二三线城市的消费格局已经显示出改变的趋势,过去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人们喜欢盲目地追求一些大品牌、高价格的服装,而现在这种状况正在逐步转变,人们开始关注服装的款式与面料,愿意花更多时间去了解服装的内涵。可以看出,当人们的消费开始变得理性,消费心理变得越来越成熟时,对于企业的要求也会变得更高。

'

1  
阅读数量(22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