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多重压力挤压利润 纺织企业处“生死时刻”

吕缜缜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3日

  “2010年困扰棉纺织行业的问题会很多,比如棉花价格上涨对企业的影响会很大。”仿佛是为了验证这种压力,虎年伊始,不少浙江棉纺织企业发展的基本现状正在印证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的这一预测。

当订单刚刚开始增多、利润刚刚有点起色时,另一个对棉纺织企业有着重要影响的压力已经在不露声色中显现了出来。

棉价凶猛

石河子垦区坐落在天山北坡,是新疆重要的优质商品棉产区,这里每年出产的棉花数量可以占到新疆棉花总产量的10%左右。

4年来,在石河子念大学的杭州小伙成徐几乎每个10月都会来这里参加采棉花劳动,在他的印象里,像去年那样新棉刚刚采摘就面临各路棉商追击的情景自2007年以来还是第二次看到。

“场主把绝大多数新棉卖给了当地一家棉麻公司,收购价要低于外地棉商的出价,但还是比之前的价格高出了1倍多。”成徐告诉《市场导报》记者。而他所不知道的是,当四面八方的棉商沿着兰新铁路蜂拥而来时,整个国内棉花市场的多米诺骨牌也在瞬间被推倒,随之而来的,是棉花价格的节节攀升。

仅以国内328级棉花现货均价为例。2月24日,其价格已达每吨14962元,和2月10日每吨14912元相比上涨50元。至此,价格已连续5个月上扬。而来自2月25日的最新数字则表明,这种上涨的势头仍在继续。

冀鲁豫地区328级平均棉价每吨14948元,东南沿海地区达到每吨15041元,长江中下游每吨14891元,西南、西北内陆以及北方地区的棉价也都超过了每吨14000元。而在现货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国内三家期货交易所之一――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的最高价也已高达每吨15890元以上。

“如今是拎着现金也难收到棉花。”身在新疆石河子的富阳人黄锦华告诉导报记者,之前金融危机使得棉花滞销,随着棉价上涨,不少棉农又开始惜售。而一些在当地种棉的浙江人,也着实尝到了甜头。黄介绍,自己的一个朋友去年初在石河子承包了万亩棉田,秋收时亩产300公斤,按照每亩成本1200元折算下来,赚头也可谓不小。

“不仅种棉,还有做棉花加工、纺织的等等。”在黄锦华的印象里,去年下半年以来,缘起高棉价,大量浙江民资撤离煤矿和房地产转战棉花市场。作为全疆最大的棉纺基地,仅石河子一地,除了浙江弘生集团、浙江雄风控股有限公司等一些大企业之外,进入其间的浙江人就难以计数。

“今年棉花形势应该也不错。”黄认为,国内纺织品市场回暖、企业生产恢复和补库需求、棉花减产等都将会是棉价的支撑。更何况,还存在一个促使棉价上涨的最大诱因:目前国内棉花市场的巨大供需缺口――根据统计,去年国内棉花产量约680万吨左右,较上年度减少70万吨,降幅10%,从需求情况看,预计2010年产纱2500万吨,需纺棉1300万吨,产需缺口达620万吨。

目前,尽管有人对棉花形势充满了期待,但对于处在棉纺产业链条最末端、正艰难复苏的纺织企业来说,上涨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1  
阅读数量(9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