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纺服企业“用工荒”再解密

朱艳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3日

  2009年中,一则高薪招聘普工(1800元每月)的启示曾在媒体间引起热议,然而,这个被赋予象征意义,同时又极大体现出用工荒严重性的新闻在工人,甚至工厂间却没有激起任何“波澜”。

  劳动力价格博弈

  国际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本以为订单缩减,及企业收入下降将会缓解企业的用工难题,然而,这则1800元“高薪”招聘启示的公布,显示出东莞的“缺工”问题依然严重。

  工人们不相信会有这样的“高薪”待遇,而企业则不愿过多对这一事件跟进表态。显然,对于劳动力价格,双方的博弈从未停止。

  一家制衣工厂声称,他们愿意高出市场平均价格500元左右,以1800元每月的价格雇佣普通制衣工人,“突破性”的价格引起媒体的关注,这被解释成企业的“让步”、用工荒的延续,以及经济的复苏。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这家工厂依然没有招到足够多的工人。工人,甚至是企业对于此消息似乎都缺乏兴趣。

  来自工人层面的回馈显示,不少工人对于此类消息持不信任态度,事实上,他们不大相信企业会有这样的“好心”。

  “1800元仍然招不到人是不可能的。真的按照8小时工作制,自愿加班,那么就是900块钱的工作都有很多人去抢。”一位王姓工人认为这类招聘信息往往都是做表面文章,“关键看1800元是什么劳动强度,如果很累又经常加班,那当然是没人做。”

  而在企业层面,一家来自浙江,在广东做面料生意的企业告诉记者,他不相信一家普通工厂能开这样的条件,“很多企业都只是勉强达到往年的生产规模,工人工资明显提升并不现实。”甚至,他认为,现在的用工荒都是媒体在炒作,“媒体让工人的想法多了起来。”

  目前,用工荒呈现出的表象似乎是劳动力的短缺,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用工荒所体现的本质问题或在于,用工荒是服装产业现行发展模式下的必然,以及工人眼下的谈判能力正在提升,他们希望得到相比以往更好的待遇。

  比如,对于制衣工而言,他们现在更了解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知道国庆节、圣诞节和元旦是传统的生产旺季,知道企业往往需要的是短期员工而非长期工人,这造成制衣工对进厂工作非常谨慎,对待遇的要求也更高。

  在工资、工作环境等方面与企业之间的“缺口”日益放大,服装业这样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一般工人的吸引也日益下降。纺织服装行业工资待遇过低成为很多工人离开珠三角的直接原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1  
阅读数量(78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