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新一轮纺织产业转移志在共赢

张榆莹

来源: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5日
早在上世纪末压锭调整时,一些企业就开始了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尝试,并在退城进郊、兼并重组中积累了经验。随着市场化的深入以及东部地区要素成本逐渐上涨,近年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东部企业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承接转移的主动性大大提高,有些地方甚至是全省动员支持承接产业转移。   相比在计划经济理念下“拉郎配”的时代,这一轮产业转移的转移方和承接方明显变得“你情我愿”。而双方共同的愿望也很明显,那就是投桃报李,取得共赢。   转移与承接积极主动   由于城市产业调整、成本要素上涨等原因,宁波维科集团的产业转移起步较早。据集团董事长何承命介绍,目前集团已在安徽、江西、江苏、新疆等中西部地区建立了轧花、棉纺、印染、服装、家纺等加工制造基地;与此同时,企业在宁波设立以贸易为主的研发、营销基地和以投资、管理为中心的总部基地,接着又把目光投向收购国际销售渠道和品牌,将产业转移的步伐与企业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承接方的热情更是令人应接不暇。福建金纶石化纤维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宝佑至今记得几年前江西省奉新县请他过去开厂的执著。恰是因为这种热情,郑宝佑抱着“姑且一试”的想法在奉新县投资建立纺织厂。4年多过去了,当地政府努力完善软硬件环境,兑现全部税费减免和奖励承诺,这使郑宝佑下决心追加投资在奉新建设二期工程。   据介绍,近年来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在当地政府的支持指导下,思路明确,规划清晰,机构健全,工作卓有成效。这些地区与发达地区进行块状转移对接,积极建设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做好招商、引进人才等配套软环境的服务,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获得了迅速发展。   双方都需要科学发展   浙江华孚集团在安徽、江西、苏北和新疆等地都有转移项目。通过产业转移,华孚实现了以九江为核心辐射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淮北、苏北为核心辐射环渤海湾地区,以浙江为核心享受出口便利的产业格局。   在谈到作为转移方的经验体会时,集团董事长、浙江棉纺协会理事长孙伟挺表示:“产业转移不能盲目行动,一定要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整体布局紧密结合。光看承接地要素价格低不行,还要看这些优势能否通过内部管理和组织效率转化为企业优势。此外,半制品也有区域问题,企业在产业布局时要充分考虑到采购和销售半径问题。战术亏损不怕,战术对头总会赢利,怕的是没有规划布局,盲目投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1  
阅读数量(33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