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人才科技创新三轮驱动 绍兴激战经济回暖大潮

张榆莹

来源: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09日

2009绍兴人才•科技•创新周现场。中新网发 赵晔娇 摄

  浙江绍兴,中国纺织之乡。受金融风暴影响,今年一季度GDP增幅跌至二十年来最低点。如今,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大浪潮中,如何保持既有优势、收复失地,绍兴给出的答案是,以人才•科技•创新三轮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这为浙江集聚高端人才智力,促进高新成果转化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每年一届的人才•科技•创新周是三轮驱动的实际载体。在绍兴市委书记张金如看来,积极吸纳海内外人才智力,广泛引进高科技创新成果,为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正是举办该活动的题中之意。

  市校合作如虎添翼 纺织产业锐意创新

  纺织产业是绍兴的传统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占居了绍兴经济的“半壁江山”。去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和土地、电力、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制约,加上纺织产业本身存在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绍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挑战面前,绍兴依旧将打造“中国国内重要的纺织科技创新基地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这一目标放上了议事议程。为了尽早将理想变成现实,和浙江理工大学市校合作的步伐正在加快。

  “浙江理工大学在浙江乃至中国纺织领域具有较强学科优势,拥有一大批纺织领域的专家教授和科研技术成果。自2006年来,双方已经相继举办了百名教授结对百家纺企、纺织产学研联盟等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绍兴市委书记张金如认为,这好比如虎添翼,绍兴纺织业创新的势头更猛。

  合作正在深化。在不久前举办的2009绍兴人才•科技•创新周上,双方就商定并签署了绍兴市—浙江理工大学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联合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共建研发机构、纺织人才培养、人才互派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

  “与大学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绍兴中国轻纺城国际面料采购中心总经理助理邵剑勇认为,金融风暴使得各家企业储力待发,如今爆发的时机已经越来越近。在新一轮的增长中,需要有实力的大学及时、权威地提供与纺织相关的前沿信息,这对于企业抢占先机意义重大。

  目前,绍兴已经出台了纺织产业提升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提出到2012年,纺织产业销售达到3700亿元,年均增长12%,占中国纺织比重的8%;自营出口达到160亿美元,年均增长25%,占中国纺织比重的8%。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1  
阅读数量(71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