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浅析东部纺织产业升级与迁转的障碍

李成益

来源: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23日

  中国纺织产业格局的一直以来都是“东重西轻”。

  此前,颁布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东部沿海纺织业发达地区充分利用技术、资金、研发、品牌、营销渠道优势,跟踪国际最新技术和产品,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纺织行业和产品。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布局”。

  东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移

  作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产业,我国纺织业当前受到金融危机较大冲击。尽管纺织业在生产技术方面完全可以与国际最高水平媲美,但营销和研发一直“短腿”,导致效益大量外流。今年前两个月,全国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0.27%,增速同比回落16.28个百分点;利润同比降幅达到8.1%,25%企业出现亏损;就业形势严峻,仅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数比去年5月底减少69万人。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转移是自然态势。有效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将生产加工环节有选择地迁移到成本相对较低或靠近终端市场的地区,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过程。我国的国情决定比较优势梯度转移有巨大的空间。有关专家介绍,下一步我国将加大企业、行业及区域结构的调整。同时,关注国际前沿技术,加强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的结合,扩展开放式创新局面。

  转移中实现产业升级

  根据中国服装协会发布的《2005-2006年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报告》,以河南、江西为代表的一些中部省份纺织服装业成长非常迅猛,2005年江西省超过福建省成为第五大投资省。投资增长最快的前13个省全部为中、西部省,其中江西服装行业投资同比增长92.19%,居全国同行业第五位。承接沿海经济产业转移带来的不仅是发展机遇、经济效益,更有新的发展理念、工艺技术,并最终实现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同步。

  其中河南漯河的成功案例很值得借鉴。漯河既是棉花产地,又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源汇区节能环保纺织工业园使用漯河地下热水和棉花秸秆发电,节约纺织生产30%的成本,还减少30%的废气排放。经过环保工业园的管道建设,水可以循环使用,将印染排放的污水分流,既减少污水排放,又节约用水成本40%。源汇区节能环保纺织工业园在技术设计上走在了行业的前沿。据悉,目前已经吸引了一批海内外企业进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1  
阅读数量(92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