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刘战红:产业链错位猛于金融危机

吕缜缜

来源: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29日

  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很多人担心中国纺织业的比较优势会因此丧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全行业的增长态势依然看好,不过两级分化的走势同时存在。三分之一的企业利润总额占到了89.2%;而另外三分之二的企业尽管其从业人员占了68%,但利润总额只有全行业的10.8%。目前,技术创新已成为行业此次应对金融危机的最好手段。行业整体生产持续发展,三分之一的企业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产业升级保持强劲势头;与此同时,三分之二的企业度日艰难,他们需要解决就业问题,需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经济增长未必一定会带动企业利润增长,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仅仅在于经济的增长,企业内部效率的提升和资源的整合已经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说,金融危机是把“双刃剑”,关键是怎么把危机转化为商机。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迫切需要升级,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竞合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警惕产业链危机中上下游之间的错位危机已成为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首要议题。

  “在国际大环境经济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状况受经济影响的因素是20%,其余80%还在于自身。”带有这种想法的人目前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美国经济下滑带动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根本原因是美国消费者可以“透支”的消费量在下降,金融危机可能会对消费方式以及消费观念产生深远影响。为此,中国产能过剩现状已经严重暴露无疑,企业应该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有经济界人士认为,中国经济保增长的政策区间应在8%到11.9%之内。外需下降,顺差发生变化,经济增长会相应下降,从这个预期出发,中国经济增长将趋平稳。近几年美国通过金融市场来吸引资本流入促进消费,这种向全世界借钱消费的模式会逐渐改变。外需的下降不以我们的意志而转移,所以保持经济的增长应该拉动内需。

  “拉动内需”已成为众多出口企业转做内销品牌的动力。专家指出,外加工和做品牌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如果要转型,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应该看到,内销市场的竞争会逐渐白热化,特别是国际品牌还在大规模进入,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面对这个现实的庞大内需市场,真正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其产业链危机多年的困扰,已经远远甚于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

'

1  
阅读数量(77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