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正挥别“世界工厂”

吕缜缜

来源: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05日

  纺织业:困境中“求生”

  历年的广交会都被看作是进出口贸易的一个晴雨表。然而刚刚结束的第103届广交会,却被媒体称为“没落的”广交会。报道说,今年广交会最遭重挫的是纺织服装展区。来自南美洲智利的商人马克每年都要向中国进口大量的衣服、鞋帽等生活用品,不过现在他的采购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了,因为越南、孟加拉等国家的东西似乎更便宜。中国的服装价格要像以前那样便宜,几乎是不可能的。

  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协会一位高层近日在公开场合谈到纺织品行业时说,“10家公司9家难”。这个说法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纺织品行业目前正面临的困境。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102.88亿美元,同比减少11.07%。1至2月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实现8.19%的增长率,比2007年同期下跌30.9%。

  位于江苏省最南部太湖流域的吴江市盛泽镇,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并且是与苏州、杭州、湖州齐名的中国四大丝绸之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盛泽丝绸业经过几轮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先后引进数万台套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镇内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是国内最大的丝绸纺织品专业市场之一,2002年交易额148亿元。盛泽镇已经成为我国丝绸纺织业主要的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产品集散地。

  然而记者近日在对盛泽镇的采访中了解到,自2007年底以来,原先盛泽镇大量的民营纺织化纤企业目前大都已关门倒闭,尤其是间接纺企业。全镇间接纺企业的产能已从原先的200万吨压缩至20万吨,仅剩下十分之一。

  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张叶兴告诉记者,纺织化纤行业近年来遭遇的困难主要来自成本压力和人民币升值两块。成本压力体现在,首先随着国际上能源价格上涨,国内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石油衍生品价格更是急剧飚升。据张叶兴介绍,盛虹公司所使用的原材料乙二醇(MEG)在2003、2004年只有4000元人民币/吨,而目前市价则已达到10000元/吨。另外随着去年以来银行信贷紧缩,银行向纺织企业发放的现金流减少,而是大量采用承贷的方式,这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有些企业由于向银行借不到款,只能借短期高利贷,财务费用增加了10%左右。另外,从今年开始实施的新的《劳动法》,也使纺织业的用工成本大量增加。纺织业的利润本来就很稀薄,所以工资上涨给企业造成的压力就显得尤为沉重。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目前我国纺织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3.9%,而且该行业大多数企业利润率连1%都不到。张叶兴说,新劳动法出台后,企业的用工成本增加了10%-20%。

  而人民币升值对纺织业下游企业的影响非常大,因为人民币升值使得企业利润大大压缩,许多企业因此亏损和倒闭。

  面对着重重生存困境,国内一些大型的纺织企业也开始谋求自身的转型之路。据张叶兴介绍,由于盛虹公司主攻的是直接纺业务,而且其产品在技术上始终保持领先优势,所以才得以度过困境。面对成本压力的上升,盛虹公司在营销上采取攻势,主攻国内市场,并在后期服务上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此外,在压缩成本方面,公司走的是提高产品附加值之路,其生产的化纤产品向超细、超绒方向转型,而产品的价格则走的普通产品价格路线。在超细纤维这块,公司与德国巴马格公司合作,量身定做了一套高技术的生产设备,使公司在超细纤维领域做到了世界第一。张叶兴认为,面对着接踵而来的成本压力,纺织企业只有走规模化和差别化之路,才有可能“走过风雨,迎接彩虹”。

  不过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尽管国内纺织行业目前面临着重重困难,但与之相伴的,纺织业也迎来了行业进一步整合升级的机遇。中投证券分析师就指出,纺织企业平均规模较小,在出口形势不利和国内调控政策的双重压力下,中小服装企业淘汰出局,能缓解中低档服装供大于求的局面,促进纺织品服装产业行业升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1  
阅读数量(95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