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诸暨产业转型给纺织业老板们的启示

吕缜缜

来源: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08日

  在外界对诸暨的认识里,绍兴西南部的这片土地近年来始终保持着令人艳羡的经济活力。当“产业冬天”的风暴刮过,诸暨经济指标全线飘红的格局依然。诸暨经济的活力,从根本上说来自企业。当一些地方企业出现茫然情绪时,诸暨企业在干什么?该市不同行业、不同大小的企业正在寻找的利润通路,也许能提供一点相关的启示和借鉴。

  危机感与多元化

  不久前,富润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带了50多名企业中层前往双双集团。

  这是赵林中今年第三次探访诸暨草塔镇的这家企业,“双双”是诸暨的袜子龙头企业之一。

  赵第一次赴“双双”,满眼都是袜子车间;第二次,工厂一楼已成制冷设备车间;第三次,赵和他的手下们一道向这家企业探询一个问题:“企业转型速度为什么这么快?”

  “双双”的制冷项目今年1月采购设备,投资7000万元,全年预计销售约1亿元。1999年创办的“双双”,在此之前一直在纺织领域谋求发展。

  从袜子制造入手,到投资纺织用丝,大量的海外贸易订单,曾是“双双”的利润源头。对袜子工艺的有效改进和生产成本的综合控制,让“双双”迅速崛起成为当地袜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去年销售额达8.08亿元。

  两年前,和诸多纺织企业一样,“双双”预见到廉价的纺织品出口并非企业长久之计,企业由此萌生危机感。面对危机,不同企业有不同答案:或激流勇退,或在原有的利润区苦苦博弈,或开辟一条新路。

  在详细的市场调研后,“双双”决定实行企业多元化战略。多元化,对于类似“双双”这样传统产业出身的企业而言,优势有二:一是资金积累优势;二是多年的工厂管理经验。当然,国内企业同样不乏身陷多元化泥潭的先例。

  “双双”选择进入的是资金、技术密集的制冷设备行业中的风机生产,与一般的民用风机不同,“双双”的风机专供铁道部的地铁和动车组。在此之前,这一领域的4家供应商为清一色的国企,不存在其它传统行业的过度竞争局面。

  预计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整个制冷设备项目,只是“双双”多元化的第一步。该集团副总王建行表示,对于握有现金流的企业来说,现在正是遍地黄金的季节,目前他们正在考虑投资制造环保节能产品。  掌握渠道与资源管理

  与“双双”一样,“新兴针织”同样也是诸暨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

  上世纪80年代初,公司创始人傅月英从几台脚踏缝纫机开始创业,历经20多年时间,“新兴针织”已成为诸暨当地最为著名的成衣出口企业之一。

  傅月英表示,面对美国金融危机与劳动力、原材料涨价等形势,企业生存压力与社会责任感一样大。“光为我配套的企业就有五六十家,涉及到数千名职工的生存问题。”

  傅坦言,纺织业现在处于养家糊口时期,而“新兴针织”对此采取的策略是:主业+渠道+资源。

  1989年,“新兴针织”通过当时的国有进出口公司把第一批服装出口到了海外,历时10年,它已尽掌渠道优势。与一般的中国纺织品通过中间商层层出口不同,“新兴针织”已与大量的海外采购商结成战略同盟关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1  
阅读数量(13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