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化纤业:“世界冠军”隐忧待解

田甜

来源: 发布时间:2008年07月21日

  中国化纤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站上了“世界冠军”的宝座:2007年行业产量产能均超过了全球的一半。但是原油价格上涨,却给行业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在原料成本占行业生产成本87%和油价持续攀升的情况下,中国化纤行业继续消化油价压力和向下游传导成本压力的能力减弱了。”

  近日在杭州举行的第14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郑植艺表示,中国化纤业当务之急是走技术进步之路,特别是打好节能降耗这张牌。

  “世界冠军”背后有隐忧

  化纤工业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我国化纤产能达到2572万吨,产量2390万吨,两项指标均超过了全球的一半。当年,化纤占全国纺织原料比例达到67%。

  随着产能的扩张,产业竞争力正在提升。2007年,我国化纤出口量首次超过进口量,全年净出口43.31万吨。下游的化纤纺织品出口总量为379.6万吨,同比增长10.2%;出口总金额达到168.6亿美元,同比增长18.4%。郑植艺分析说,出口金额增幅高于出口总量增幅,显示我国化纤纺织品出口附加值明显提高。

  而产业结构也趋优化,产能向大企业、市场和民营企业集中的趋势基本到位。到2007年底,全年产5万吨以上的化工企业已有111家,合计产能2065万吨,占总产能比例超过80%。目前,全国化纤行业已有29家上市公司,还有14家已进入程序准备上市。

  但是产能扩张也使我国化纤原料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庆章博士介绍说,2007年主要化纤原料进口量1406.5万吨。其中乙二醇49.69%,PTA34.13%,因为有些因素被产业链的延伸及统计口径不同所掩盖,所以实际进口量更大。石油短缺导致化纤原料价格飙升是必然趋势,从长远看必须寻找可持续的替代产品。

  郑植艺则分析说,中国化纤产业技术进步明显,结构升级成果显著,但是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例如原料严重短缺、成本压力增大、行业运行周期缩短、市场竞争趋向多元化、总体技术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仍不能适应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日趋复杂形势的需要,但最重要的是环境的压力已不再支持中国化纤工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节能减排遭遇硬骨头

  对于上述隐忧,郑植艺认为,中国化纤产业的增长模式必须尽快实现由数量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做到“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循环经济、环境友好”,而标志性工作就是做好节能减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1  
阅读数量(72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