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越南制造”VS“中国制造”:小弟欲叫板大哥?

田甜

来源: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27日

  近年,作为后起之秀的越南,也与中国一样拥有了“世界车间”的称誉。“越南制造”与“中国制造”到底有什么差异、各自的优势又在哪里?它们分别面临着什么问题?

  近年,作为后起之秀的越南,也与中国一样拥有了“世界车间”的称誉。

  “越南制造”与“中国制造”到底有什么差异、各自的优势又在哪里?它们分别面临着什么问题?笔者试图作一个粗浅的比较分析。

  从规模看,“越南制造”与“中国制造”还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据越南《经济时报》6月24日报道,越南工贸部称,2008年上半年越南工业产值为270万亿越南盾(约合164.63亿美元,约为11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而据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5月份在浦江创新论坛上的演讲,2007年中国54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的工业总产值就达到46067.6亿元人民币,工业增加值超过11200亿元。

  从门类看,越南的基础工业还比较薄弱,产业配套不发达;而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已经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能力。像越南虽是石油出口国,但自身却没有炼油能力,因此每年需要进口成品油1000多万吨,目前越南正在建设本土的炼油厂。据中国驻胡志明市总领馆经商室编译的资料,2007年越南增幅较大的进口产品有:原装汽车(96%)、汽车零配件(73%)、机械设备(56%)、计算机及零配件(44%)、化工产品(39%)、布匹(36%)、钢材(33%)。因此,越南产业配套的成本高于中国。

  从人力资源看,中国有13亿人口,越南有8000多万人口,因此越南不可能承载像中国那么大的生产量。而且,越南职业教育的水平也低于中国,导致越南技术性人才、管理人才缺乏。在越南有一个词叫“陆干”或者“中干”,指由中国大陆派往越南的管理干部,《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前往胡志明市的飞机上就曾碰到过。中国台湾最大的鞋业公司宝成集团在越南的一家工厂,就派了30位“陆干”去管理生产线。由于外资工厂骤增,令2007年越南财务人员的薪水涨了160%,一位会计长的月薪可达到4000元人民币。

  从基础设施看,越南的公路、桥梁、码头等基础设施还跟不上其近年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中国的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宝旌国际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董胜告诉本报记者,越南近年出口企业增多,但码头建设赶不上,到码头去提一个集装箱的货,现在要一周至10天,在中国大陆三天就可以了,而以前越南的码头也曾经三天就可提货。

  从综合成本看,越南工人的工资水平较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低,但不一定比中国的内陆地区低,而且由于其劳动生产率低于中国工人、中层管理人员缺乏,因此两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非常接近。越南的土地成本也不低,再加上越南的许多原材料要进口,物流配套还不够完善,所以,不算税收、贸易壁垒的因素,“越南制造”的成本与“中国制造”已经差不多。

  但是,为什么越南这两三年吸引了那么多的外资企业从中国“移情别恋”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1  
阅读数量(65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