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出口订单量大减 珠三角纺企在转型中谋生存

田甜

来源: 发布时间:2008年04月16日

2000年以来,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但进入2008年似乎出现了逆转的迹象:据广州海关的统计,2008年1至2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164.4亿美元,仅增长5.7%。作为全国纺织服装出口最大的省份,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35.2亿美元,同比减少了11.3%。

受人民币升值、石油和原材料不断攀高以及欧美市场持续恶化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纺织企业的出口订单大大减少。制造业重地珠三角地区一些纺织服装企业认为,2008年将是行业最艰难的一年,行业洗牌在所难免,生存危机将迫使企业从依靠产能向不断创新、多元化经营转型。

“内忧外患”夹击纺织业

据《第一纺织网》公布的今年前两月纺织服装出口研究报告显示,我国1至2月纺织服装出口综合价格指数提升了10.15%,高于前两年的提价幅度,但与此同时,出口数量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78%。

据分析,今年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纺织行业生产成本普遍上涨了10%以上,企业希望通过提价来消化成本,然而价格提升的同时却是出口数量的急剧下滑,国外订单正在大量流失。

订单不足成为珠三角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去年底以来,珠三角各地陆续出现一些承受不住压力的小企业倒闭。工厂设在广州番禺的广州环亚制衣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整体订单肯定是减少了。以往,大企业接的订单做不完就会转给中小企业去做,由于订单量减少,只能满足大企业自身的需要,一些中小企业拿不到订单,只能关门。

佛山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佛山樵利化纤织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树彬说,广东纺织服装的出口市场主要是欧美,欧美市场的价格相对较高,订单量也比较大,而拉美和东南亚国家的订单额小,且单价低。去年以来美国经济的萎靡导致欧美订单不断减少,给企业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国内外政策的变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成为加在纺织企业身上的“一根根稻草”。

——人民币不断升值。全国最大的婚纱生产企业潮州名瑞集团董事长蔡民强告诉记者,从接单到交货一般将近半年左右时间,而这一期间人民币升值消耗了大部分利润。2007年以来,企业出口换汇成本已经提高了20%至25%。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纺织出口企业的生存将更为艰难。

——劳工成本提高。春节后,中国纺织名镇佛山西樵镇的纺织工人平均工资已经达到每个月1600元至1700元,比去年上涨了20%以上。番禺的港资企业广州环亚制衣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则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用工成本也大大提高。

——油价和原材料不断上涨。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不断攀高,给纺织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石油价格上涨,直接导致作为纺织品原材料的石油化纤产品价格水涨船高,运输费用也大幅提高。与此同时,棉花等纺织服装的原材料也在大幅上涨。东莞梦莱特服饰有限公司老板陈慧勇介绍说:“毛织原材料价格去年大约上涨了20%至30%,而熨衣服的蒸汽要用到的煤炭,几年前每吨价格大约是350元,去年已经升至680元,目前报价更高达780元。”

——紧缩性政策下的企业融资困难。很多企业主说,国家实行紧缩性政策导致银行贷款紧缩,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因为融资困难而出现资金流间断,这也让不少中小企业经营难以持续。

“环保风暴”、“用电瓶颈”等制约珠三角纺织企业

目前,珠三角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除了市场环境和宏观政策因素的影响外,对于传统的纺织行业来说,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用电瓶颈等也严重制约着企业发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1  
阅读数量(66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