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2007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状况

田甜

来源: 发布时间:2008年04月10日

  根据《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要求,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对各地和全国2007年度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数据进行了逐一审核。结果表明,2007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分别下降2.18%、3.18%,首次实现双下降。环境监测数据表明,2007年全国75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指标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为6.5mg/L,比2006年降低7%;557个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0.037mg/m3,其中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比2006年增加2.2个百分点。全国环境质量总体呈现好转趋势,污染减排工作取得实际成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27个省(市、区)两项指标均较2006年同期下降,二氧化硫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北京市,为13.8%,化学需氧量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山东省,为5.0%;与2005年相比,有16个省(市、区)两项指标出现双下降,北京市两项指标下降幅度均居首位。

  2007年两项指标双下降,主要得益于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三大措施正在发挥显著效益。

  一是工程减排。2007年全国新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482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00万吨/日,城镇污水处理率由2006年的57%提高到60%。建成并投入运行345台、装机容量1.16亿千瓦的燃煤脱硫机组,全国脱硫机组装机容量达到2.66亿千瓦,装备脱硫设施的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例由2006年的32%提高到48%。

  二是结构减排。2007年淘汰和停产整顿了2100多家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关闭化工企业近500家、纺织印染企业400家。关停小火电机组1438万千瓦,淘汰落后水泥5200万吨、落后炼铁能力4137万吨、落后炼钢能力3171万吨。三是监管减排。各地减排统计、监测和监管能力得到加强,省级环保部门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陆续建成,并与脱硫设施、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国控重点工业污染源等排污单位实现联网,企业达标排放水平稳步提升。

  2007年污染减排有了新的进展,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从经济增长态势看,“两高一资”行业仍呈快速增长势头。2007年,全国煤炭消耗总量约26亿吨,占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50%以上的火电装机容量达到5.54亿千瓦、占工业COD排放量35%的造纸产能达到7600万吨,均提前3年超过“十一五”预期增长规模。全年钢铁、有色、电力、石油石化、建材、化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8.9%,增幅同比加快1.5个百分点。从工作层面看,还存在着认识未完全到位、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重点工程建设滞后、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责任制未真正落实、基础工作不扎实等问题。从目前进展看,“十一五”前两年减排任务完成不到三分之一,后三年要完成7%以上的减排任务,实现目标的压力相当大。

  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关键一年。环境保护部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把强化政府责任作为关键环节,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力争2008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6%和5%。

  一是强化减排目标责任制。组织逐项检查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实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办法,落实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继续抓好三大体系建设,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重点监管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化工、造纸、电力、钢铁等行业。

  二是着力推进工程减排。治污工程是减少污染排放的重要保障,今年要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200万吨;现有燃煤电厂完成3000万千瓦以上机组脱硫设施安装工程,完成10台总规模1000平方米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1  
阅读数量(50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