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后进国家在向世界舞台冲刺时,都要遭遇强势国家的抵制,因为这关系着欧美的就业、经济问题,而这两个问题是政党间的权力斗争直接相关,政治化在所难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制造”也有类似的遭遇,在大举进入美国市场时也曾被“妖魔化”,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几项产品质量不过关而让一个国家的所有产品受辱,在国际上是不得不面对的考验,不仅涉及商品本身的质量认同和评价标准,更牵扯着一个大众情绪。德国公司把印有“F-U-C-K YOU CHINA”辱华字样的白色T恤衫出售,部分地表达着欧美劳工阶层的潜在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