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郑俊林 中国化纤工业需要创新

冯小青

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08月22日

  回顾几十年来中国化纤行业的发展,无不渗透着技术进步的轨迹,每一项重大技术装备的突破都伴随着增量的快速发展,可以说,以科技进步为主的创新是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科学技术作为纺织化纤产业的第一生产力,不仅是实现产业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各时代产业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演变的最根本的推动力。中国化纤工业几十年来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持续的技术创新的记录。

  20世纪50年代,成套引进粘胶长丝和尼龙长丝技术装备,拉开了发展序幕。

  20世纪60年代初,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建设了一批粘胶长丝企业。又引进万吨级维纶技术装备。

  20世纪70年代经过消化吸收自主建设了几家万吨级的维纶企业,随后重点引进聚酯涤纶技术装备,建成了上海金山、辽阳、天津等大型企业。

  20世纪80年代,成套引进大容量聚酯生产技术和直纺涤纶短纤生产技术,重点建设了仪征化纤、上海金山二期。到“七五”末,我国已能生产几乎所有的常规化纤品种,总产能已达180万吨,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化纤工业体系。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化纤工业的技术进步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这期间,世界化纤产业快速发展的技术和装备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及时的应用,有效缩小了我国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比如高速纺丝POY、FDY技术、熔体直纺长丝技术装备、大容量聚酯工程国产化起步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行业技术进步明显加快。重大技术装备如10万~20万吨/年聚酯、3万吨/年涤纶短纤、4.5万吨/年粘胶短纤、氨纶连续聚合等成套技术装备相继实现了国产化。“十五”初期,我国在聚酯及直纺长丝技术装备等方面,已率先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与“九五”期间相比,聚酯涤纶项目建设周期缩短了一半,单位产能投资仅为原来的1/8-1/10,单位产品运行成本降低20%左右。

  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有力推动了化纤行业的快速发展,迅速提升了产业综合竞争力。十几年来我国化纤行业始终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特别是1998年以后,增幅更是提高到近20%,到2006年我国化纤产量2025万吨,已占世界的40%。自2000年以来的6年间,在化纤进口持续下降的同时,化纤出口年均增幅高达48%,化纤纺织品、针织品出口年均增速也分别达到13.9%和24.3%。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化纤业界最具活力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

  当前,全球纺织化纤经济的竞争焦点已从主要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产品竞争,逐步转向重点依靠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科学技术已成为某一国家占有跨国配置资源优势地位或迅速增强后发优势的关键所在。因此,本届国际化纤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创新。当然,这里的创新是指全面的创新,不仅仅是指技术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内容。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化纤工业也是世界化纤工业发展的永恒动力。

  但未来化纤行业的发展如何创新?技术创新的方向在哪里?有那些技术有望取得突破?制度创新又如何实现?管理创新的突破点何在?这些问题,都是关系到行业未来发展大局的,也是业界同仁们最为关注的。我们相信,与会的业界领袖和行业专家们将就以上问题各抒己见,给出较为满意的答案。这些答案也会给化纤行业未来发展理清思路,指明方向。

'

1  
阅读数量(74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