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国内棉花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卫敏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30日

  一、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摩根士丹利报告:中国经济发展将是21世纪最成功的典范。再过两年,中国将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德国安联保险公司2005年报告:中国今后十年经济保持高速增长,8—10年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德意志银行研究所2004年报告:中国经济继续蓬勃发展,202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瑞士信贷集团、瑞士银行、雷曼兄弟公司、花旗银行、中国社科院、中央政研室、国家发改委及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高速发展势头。CEIC则给出了更为具体的研究结果,见表1。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是世界公认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这种发展势头仍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作为中国的优势产业之一的纺织业在过去几年里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出口额逐年大幅度递增。今年以来同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海关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1—4月,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额达436.4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4.63%。其中,纺织品出口16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0.6%;服装出口270.8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7.19%。4月当月,我国纺织品出口50.25亿美元,环比增长49.02%,服装出口76.56亿美元,环比增长70.32%。据海关总署统计,2007年4月份,我国共进口棉纱线9.34万吨,同比增长了6.01%;同月出口棉纱5.56万吨,同比增长了0.91%。2007年1—4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线31.98万吨,同比小幅增加了1.56%;累计出口棉纱线17.92万吨,同比增长了0.5%。

  二、2007年中国棉花供需状况分析

  1.种植面积增长情况

  今年中央财政拿出5亿元用于棉花良种补贴(每亩15元),在国家良种补贴政策的激励下,农户植棉积极性较高。随着春播结束,全国各棉区棉花种植面积都陆续“浮出水面”,日前,各棉区的相关部门对各自今年棉花种植面积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各地棉花播种面积基本稳定。据中国棉花协会调查意向增加0.32%(去年棉花播种面积为8098万亩),国家棉花检测系统调查意向增加约0.48%,农业部3月棉花月报显示,今年棉花播种面积维持稳定。

  2.中国棉花产需缺口进一步拉大

  据UADA研究报告显示:尽管中国棉花产量在不断提高,但供应缺口逐年加大,预计2007/2008年度中国棉花产量与2006/2007年度基本持平(2006/2007年度为3090万包,2007/2008年度预计为3100万包),而消费量将达到5400万标准包,较上一年度增长8%。世界其他棉花主产区产量、消费量基本与上一年度持平。  

  3.中国棉花进出口状况

  有关专家分析,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中国在2006年9月—2007年8月棉花进口额度可能超过400万吨。由于2006/2007年度中国需求接近1100万吨,棉花进口额度去年已经接近400万吨。若今年棉花消费增长8%,进口棉花应该能够超过400万吨。

  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累计进口棉花50.8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4.5%。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国家为了保证国产棉销售畅通,不仅棉花进口配额发放较晚,而且还采取了逐步下发的办法。第二,美国取消了棉花出口补贴。美国是全球重要的棉花供应国,长期以来对棉花生产和出口予以高额补贴。自去年8月起取消棉花出口补贴后,导致国际棉花总体价格上涨,相对国内棉价优势减弱。第三,今年起实行了新棉进口滑准税政策。新的滑准税进一步消弱了进口棉的价格优势。第四,新疆棉收储及运输问题得到解决。本棉花年度国家下达了30万吨新疆棉收储计划,同时积极组织新疆棉外运,新疆棉外运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缓解了沿海纺织大省用棉的紧张程度。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无论怎样调节,400余万吨的需求缺口迟早要进口。近期国内保税仓库货物项下棉花进口呈现大幅增长态势,反映出国内主要贸易商看好后期国内棉价会进一步上扬。据统计,阿拉山口口岸5月进口棉花5739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74倍。棉花进口止跌回升态势已经显现。

  三、影响国内棉花价格的其他因素

  1.纺织品及服装配额取消及WTO多哈回合谈判对棉花价格的影响

  2005年1月1日取消纺织品及服装配额,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棉花的大量进口,从长远看,对拉动国际棉价将起到积极的作用。2005年12月在中国香港举行的WTO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取得的显著成果之一就是发达成员在2006年取消棉花的出口补贴。这一成果必然会影响国际棉花价格,相信会在未来得到反映。  2.国家棉花收储对棉花市场价格的影响

  目前国家棉花储备库存比较低,如果要使用国家棉花储备来对棉花总量的平衡和棉花价格进行调控,国家必须要有足够的棉花储备。种种迹象表明,国家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保护棉农利益,正在积极推进棉花收储。去年增加30万吨新疆棉的储备就是国家加强利用收储政策对棉花价格调控的信号。

  3.棉花生产成本的影响

  近期,库车县2007年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在新疆自治区农产品成本调查队、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调队的指导和支持下展开,调查显示,棉花每亩种植成本去年为849.36元,预测今年880.57元,每亩比去年增加值31.21元,同比增加3.67%。

  4.国家政策有利于棉价走高

  目前我国的国策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提出“新农村运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是中国深化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从免除农业税,到出台各种农业补贴,以及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政府的目的就是努力提高农民收入。但若想真正提高农民收入,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价格与社会整体物价指数不能协调发展的矛盾。这一方面要加大农业投入,采取积极的调控措施;另一方面,通过谈判努力缩减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使农产品价格回归到合理的程度。

  四、权威机构对国内棉花价格的预测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棉所)日前公布的报告认为,受中国棉花进口持续高位增长影响,2007/2008年度新棉价格有望走出低谷而呈趋涨态势。中棉所和全国优质基地科技服务项目组的研究报告预计,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指数(CCPPI)2007/2008年度将在300—330之间的高位波动,预计2007年全国棉花产业经济走向为需求持续增加,面积略有增减;进口高位增长,价格适位走高;市场转向理性。

'

1  
阅读数量(32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