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近期棉价上涨的五大因素分析

冯小青

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06月15日

  五月下旬以来,棉花价格有些向上浮动,人们对此感到欣慰。其实棉花价格按照每个月的库存费用累积,每个月都应有所上浮,只是因五月以前推到春节前没有上浮。累计到五月下旬,开始出现了200--300的浮动。我们应该叫它合理向上浮动,并不是棉花市场价格脱离成本无规则的飞涨。算一算存棉成本,06年10月存的棉花,当时价格在12400元/吨,到现在每月按80元的利息保管费用已经达到720元/吨,那就是成本在13120元左右。棉花自身的亏重,存棉单位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相关费用,也达到每吨13300元。此时卖上13500元,每吨有200元的利润,资金利润率还不到2%。放了九个月,利润率2%。观察市面上的任何一种商品,其利润率不比棉花高几倍?更不用说当前的股市和基金了。棉商在挣到微薄的利润的同时,为纺织企业看管了9个月的仓库,还冒着市场波动的风险。所以,对当前的棉花价格上扬,应看成是合理的价值体现。并且认为这种体现还应有所扩展。

  一、 棉花价格的合理上涨,应该首先归于政府的宏观调控。   确实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棉花市场平稳运行,国产棉销售快畅。在此时由于国产棉的库存相对减少,外棉比例增加的情况下,国产棉有了点阳光。棉商目前看还不至于亏损。在此时,我们看到了政府的用心良苦。收购时保护了棉农,平时保护了纺织,现在又保护了棉商,使得整个棉花市场在全年度利益均衡,体现了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思想。也使棉花市场体系,在现有的状态下进行有效整和创造了条件。     二、棉花市场价格的稳健上行,也有纺织的因素。   纺织近几年的扩锭增速,使得供需矛盾突出,国内钢性缺口存在,势必在某一个时期促使棉花价格的上扬。而纺织的过度竞争又出现了后道工序的销售不畅,资金相对不足,原料购进只能采取随用随买的策略。这样又限制了棉花市场因钢性缺口出现的价格过于上行。于是就出现了整年度的棉花市场整体稳定,个别时段的个别品种出现幅度较大的上扬。

  三、棉花企业因市场变化而出现的整体实力减退。   企业的改制工作缓慢,棉花市场体系尚未完备,市场缺乏主体,又受银行资金的制约而出现的随加工随销售,顺价销售,以销订购等经营策略,促使市场理性稳健运行。

  四、 国家的滑准税率政策。   有效的保护了国内棉花产业,稳定了市场,有效的控制了外棉对国棉的市场冲击。在后几个月,随着外棉的在市场中的比重增加,会有效地刺激纽约期货市场,棉花市场稳重上行态势依然存在。    五、天气季节变化。   一方面对纺织的品种和配棉有一定影响,使得市场上个别品种的棉花出现缺口,从而引领市场继续上行。另一方面天气的变化地棉田的影响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郑期的市场变化,使得市场利多因素居多。市场上行必然存在。     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在纺织市场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在国家不愿意看到一年中宏观调控成果被削弱的情况下,棉花价格不会出现脱离价值过度高涨。

'

1  
阅读数量(93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