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纺织机械市场简报(2006年第7期)

卫敏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19日

  1、纺织机械国际招标市场综述(12.12-12.18)

  1.1 本周纺织机械国际招标热门产品、区域构成

  本周纺织机械国际招标项目量为18个,招标热门产品集中在自动络筒机、喷气织机。热点招标地区集中在浙江、山东、江苏。

  1.2 本周国际招标热点关键词

排名本周上周1喷气织机、自动络筒机喷气织机2喷水织机、剑杆织机自动络筒机

  1.3 重点推荐招标信息

标题发布日期截止日期地区筒子染色机、射频烘干机等招标公告2006.12.182007.01.09山东省喷水织机招标公告2006.12.182007.01.08江苏省自动络筒机和喷气织机招标公告2006.12.182007.01.12江苏省

  1.4 剑杆织机国际招标行情监测

  根据中国国际招标网数据显示,剑杆织机设备2006年3季度国际招标共计项目量为16个,项目地区分布在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和北京市,其中浙江省无论从金额还是数量来看都比较突出,评标金额接近2000万美元,占总金额的一半以上,中标数量超过了200台。

  更多情报数据,请参见《剑杆织机国际招标分析报告》(打印版) 或《剑杆织机国际招标行情监测》(在线)

  2、纺织机械重要新闻

  [重点关注]

  纺机行业2006年1-10月经济情况

  2006年1-10月纺机行业主要经济指标是根据全国749家生产纺织机械、器材企业的综合统计资料汇总的,以下对纺机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做简要概述。  一、纺织机械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2006年1-10月主要经济指标较去年同期有不同幅度的增长。据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10月底,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416.78亿元,同比增长23.80%;主营业务收入401.73亿元,同比增长19.67%;利润总额21.72亿元,同比增长27.16%。亏损企业114家,同比增长3.64%;亏损面为15.22%,同比增长0.53个百分点,亏损额为1.78亿元,同比增长86.73%;产值利润率为5.21%,同比增长0.14个百分点;人均利润9969.00元,同比增长24.68%。   二、纺织机械进出口情况  据海关统计,2006年1-10月我国纺织机械进出口总额为42.52亿美元,同比增长20.58%。其中纺织机械进口金额为32.49亿美元,同比增长15.12%。纺织机械出口金额为10.02亿美元,同比增长42.49%。  1. 纺织机械进口产品品种方面  从2006年1-10月纺织机械进口金额情况来看,除针织机械、织机、纺纱机械、辅助装置及零配件和织造准备机械进口有所增长以外,其他专用设备的进口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下图表所示。(单位:美元)

产品名称累计金额去年同期 累计金额金额同比 ± %合计3248938396282222751715.12 针织机械86280319366525802829.69 织机60793013648660843924.93 印染后整理机械572301026627571779-8.81 纺纱机械51297812034138808050.26 辅助装置及零配件3629260763301409519.93 化纤机械243562988277714477-12.30 织造准备机械697837925827860019.74 非织造机械1665306535267163-52.78

  2. 进口纺织机械的主要来源  2006年1-10月纺织机械进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以日本、德国、意大利和中国台湾省为主,占进口总额的80.15%,主要情况如下表所示。

  2006年1-10月主要国家(地区)对中国出口纺织机械的情况 (单位:美元)

排序国家、地区名称累计金额去年同期 累计金额金额同比 ± %总计3248938396282222751715.12 1日本99434699477219010928.77 2德国84706048872214244717.30 3意大利40941416136684327911.60 4中国台湾省2035991572024533120.57 5其他国家和地区7945175967585983704.73

  日本对中国出口总计9.94亿美元,同比增长28.77%;其中:织机3.38亿美元,排在第一位,同比增长22.97%,依次为针织机械2.67亿美元,同比增长51.74%;纺纱机械1.57亿美元,同比增长65.48%,化纤机械8407.67万美元,同比下降7.03%;辅助装置及零配件6964.17万美元,同比增长17.69%;印染后整理机械5330.24万美元,同比下降2.81%;织造准备机械2356.75万美元,同比增长20.89%;非织造机械150.74万美元,同比下降37.98%,下降幅度最大。  3. 国内进口纺织机械的企业性质情况  2006年1-10月纺织机械进口总额按企业性质划分外商独资企业排在第一位。(单位:美元 )

企业性质名称累计金额去年同期 累计金额金额同比 ± %总计3248938396282222751715.12 独资企业105085338493201644812.75 国有企业72771657265815242510.57 私营企业661053333394662776358.8576合资企业4965747084825553162.91 集体企业230469341317534577-27.42 合作经营企业8227105837305975120.53

  三、我国纺织机械出口依然保持快速增长  2006年1-10月纺织机械行业产品出口10.02亿美元,同比增长42.49%。  1. 纺织机械出口的产品品种

  2006年1-10月海关统计纺织机械出口分大类情况如下:

2006年1-10月纺织机械出口分类情况表 (单位:美元)

产品名称累计金额去年同期累计金额金额同比 ± %总计100224272170337482242.49针织机械31806208320046540358.66印染后整理机械21369522317928923319.19辅助装置及零配件20355652914890185236.71纺纱机械13728364011854435615.81化纤机械7605042924281967213.2织机337476652032532866.04非织造机械14242644727245695.84织造准备机械5604508429422730.51

  其中:针织机械出口金额占第一位,依次为印染后整理机械、辅助装置及零配件、纺纱机械、化纤机械、织机、非织造机械和织造准备机械,其中化纤机械的涨幅最大,同比增长213.20%。   2. 纺织机械出口的国家和地区

  2006年1-10月我国共向12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纺织机械产品,出口金额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如下表显示。

  2006年1-10月纺织机械出口前十位国家和地区(单位:美元)

排序国家、地区名称累计金额去年同期 累计金额金额同比 ± %合计100224272170337482242.49 1印度24019296013058437783.94 2香港地区118802093120394077-1.32 3巴基斯坦9272449698492244-5.86 4孟加拉国679303344964701036.83 5日本4326989120566980110.39 6印度尼西亚420302222778448351.27 7德国373670132092869578.54 8越南356123172645507434.61 9土耳其325054692276899142.76 10埃及284626539914384187.08

  2006年1-10月出口到以上国家和地区占全部出口额的73.72%,是我国纺织机械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出口到印度为2.40亿美元,同比增长83.94%,占全部出口总额的23.97%,排在第一位,其中:针织机械出口1.31亿美元,同比增长59.43%,排在第一位;依次为化纤机械为3510.29万美元,同比增长1375.63%;纺纱机械为2430.17万美元,同比增长432.13%;辅助装置及零配件为1786.13万美元,同比下降31.46%;织机1435.06万美元,同比增长93.18%;印染后整理机械1184.96万美元,同比增长119.37%;非织造机械464.25万美元,同比增长150.19%;织造准备机械103.44万美元,同比增长48.57%。[市场预测]   明年中国纺机市场需求新趋势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勇日前在相关会议上分析指出,2007年纺织行业整体将保持增长态势,中国纺机市场需求量仍将基本保持在80亿美元左右,但市场需求出现了新的趋势。对设备的要求趋向满足纺织行业由产能扩大型向更新改造型转变的需要。今年棉纺行业设备采购已明显向带集体落纱的细纱机、机电一体化的粗纱机、自动络筒机和中高档精梳机倾斜,明年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

[行业标准]

  新华纺机剑杆配件企业标准晋升国标   据报道,日前,由温州民营企业新华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起草的两项企业标准《剑杆织机用剑头》和《剑杆织机用传剑轮》,已通过国家纺织行业标准审查会审查,成为国家行业标准。 新华纺机是国内首家研制、开发和生产无梭织机系列剑杆头及其备件的企业,自1983年建立以来,陆续开发了八大类32种机型剑杆头系列及各种易损备件,去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人民币,七成出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浆纱机》国家标准盐城通过审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浆纱机》审定会,近日在江苏盐城市宏华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召开。现行《浆纱机》标准于1995年发布,因我国纺织机械技术创新速度快,原标准已不能适应纺织机械工业的发展,新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归口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国家发改委发布,由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郑纺机、盐城宏华纺机、苏州圣元纺机等单位起草。

[企业新闻]

  沈阳纺机改制进入实质阶段

  近日,沈阳纺织机械厂召开第十三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企业改制方案和理顺劳动关系方案。这标志着沈阳纺机企业改制工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和积极筹备,沈阳纺机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随着沈阳纺机整体搬迁的结束,企业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工作已纳入重要议程。11月下旬,中国恒天集团原则同意“沈阳纺织机械厂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实施方案”和“沈阳纺织机械厂企业改制理顺劳动关系方案”,并要求沈阳纺机分离改制分流任务在年底前完成。   华茂纺织与意莎玛纺机建设合资公司

  近日,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意莎玛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签定了合资协议,决定联合投资建设倍捻机项目并以此组建联营公司。目前有关联营公司注册登记手续正在办理中。据介绍,新组建的联营公司将注册为有限公司,总投资3200万元,注册资本3200万元。注册地为安徽省安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营各种纱线、纺织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等。首期将建设50台倍捻机规模及配套设备。

  诺信与泰达签熔喷生产线合同    日前,美国诺信公司与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提供全套诺信双组份熔喷法非织造布生产线的协议。据了解,泰达进行多次考察与试验,双方经过了半年的谈判,才最后确定。据称,此套双组份熔喷法非织造布生产设备幅宽为2.4m,年生产能力为2000kg,可用涤纶、尼龙与丙纶切片为原料生产双组份熔喷法非织造布,其纤维最低细度可达0.7μm。

[新产品新技术]

  常德纺机推出新产品E2291A/2-138双针床短绒经编机 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E2291型双针床经编机系列又添一新品,E2291A/2-130机在3个多月的空车运转和挂布实验后于12月5日通过机械鉴定,这是继今年8月该公司E2518/2-130高速针织经编机新品问世后推出的又一新产品。 这种机型在最高编织速度达1200横列每分情况下保持运转平稳振动小,织物符合要求,达到了国外同类机型的先进水平。

  全智能多头激光裁切机在深圳问世    日前,一款操作简便的国产全智能多头激光机裁切在深圳问世。与常规激光切裁机相比,这款新推出的四切头智能激光机有多处明显改进:自动操作;自动排版;自动统计;自动识别;调整灵活。订购这台设备的用户表示,四头激光机加工效率几乎为单头激光机的四倍,而功率只比单头机大几十瓦,能耗比有明显提升。而且,不额外增加操作人数,节省了劳动力支出,有利于企业成本控制。据生产厂家透露,目前这款设备已引起江浙和广东企业的关注。

  Erhardt+Leimer研制数字进布系统    德国Erhardt+Leimer公司生产的拉幅机进布系统ELFEEDKRS52是在KRS51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的新版机型,其核心是一个盘形叶轮行星齿轮电动机,最大特点是当转速接近于零或很小时仍保持很高动力以及最大转距。使用新型拉幅喂入系统,拉幅传送链的针板与布铗可完全可靠地拉住织物。KRS52是为速度高达130m/min的快速拉幅机与干燥机而设计的,两个数字感应器能可靠探测进布的两边,然后将定位信号转移至控制直流驱动的控制器中。KRS52还能有效地防止轨道速度偏差,既对精确进布有利,又对整个机械组件的使用寿命起到积极作用。

  Gretag Macbeth开发颜色控制系统    美国Gretag Macbeth公司开发的新型测色系统Colori7可以测试纺织品、服装、家用电器、汽车内饰、家具及装饰布,有助于厂商更好地管理和确认精确的颜色。该装置消除了设计、应用、产品生产过程中颜色漂移的可变因素,具有自诊断功能,大大减少生产失误,加速生产。Colori7是一个“开放”的技术,易于与绝大多数的数字化生产线整合;而且,Colori7是市场上少有的具有内置式功能模块的全自动测色仪器,它能够建立强大的数据系统确保颜色的质量以及不同时间和场所生产的产品的一致性。

  天津纺机数据保密系统通过验收    近日,天津纺织机械厂“可信网络数据保密系统实施项目”通过验收。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信息安全构成了企业运营安全的核心,该项目的验收成功对天津纺机构建企业信息安全环境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衡阳纺机热处理电镀成绩斐然    今年以来,衡阳纺机热处理电镀分公司为了确保顺利完成全年的生产经营任务,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采用各种办法降本增效,取得了明显成效。首先,衡阳纺机一方面采取科学调度,另一方面集中生产,控制工作日,减少了水、电、汽的无用损耗和浪费。其次,公司通过改进电镀工装,改造清洗机设备运行的结构,重复使用锭子炉中包和电极,采用锻工校直和只换炉内烧坏部分,回收利用莎菲炉淬火G油,使生产消耗成本大为降低。此外,公司充分利用技术创新降本增效。一是采用二次回火,基本解决了部分产品零件外壳磨加工后裂纹的问题;二是用化纤类芯轴镀镍磷取代传统镀硬铬,从而减少磨加工工序;三是将工艺系统化、标准化,显著地提高了工效和加工质量。

本网专稿

'

1  
阅读数量(74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