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全球关注中国棉花进口配额

卫敏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10月11日

  内容摘要:

  本月郑棉价格继续下探,前期受新棉收购价偏高的支持横盘整理,9月下旬以后由于新棉上市加快以及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和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多方不利因素影响,再加上美棉销售不畅导致库存激增拖累纽约期价下跌,郑棉指数回落到13500附近方才获得支撑。市场猜测后期中国需求增量将呈现萎缩趋势,但国内供需缺口依然很大且会长期存在,中国进口棉配额政策的调整将对国际棉花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郑 州 棉 花8月 份 行 情

品 种

月开盘

最高价

最低价

月收盘

持仓量

持仓变化

结算价

成交量 ( 手 )

成交额 ( 亿元 )

SR609

4000

4000

3563

3816

2,458

-3954

3744

5,478

2.084

SR611

3912

3920

3410

3520

1,528

-54

3535

1,990

.725

SR701

3915

3923

3246

3300

6,638

-3128

3270

40,686

14.748

SR703

3960

3966

3210

3272

93,068

-5398

3246

5,664,600

2,011.827

SR705

3995

3999

3241

3305

37,184

626

3278

1,291,098

455.775

SR707

3990

3990

3270

3349

15,850

15174

3311

162,688

57.312

小计

-

-

-

-

156,726

-

-

7,166,540

2,542.470

一、近期国内棉花供应形势

  1、新棉丰收在望 即将大量上市

  2006年度,全国棉花面积、产量均比上年增长。据中国棉花协会截至8月底的调查,全国棉花播种面积8065万亩,比上年增长6.2%。由于8月份全国大部棉区天气晴好,有利于棉花裂铃吐絮,多数省区对棉花生产形势的预计好于前期。全国预计棉花产量634万吨,比上年增长11.2%,比上月预计增长5.7%。未来一个月的气候变化,将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8月份以来,各地新棉陆续采摘上市,开局收购价格较高,入市者多为小型收购加工企业。为防范经营风险,多数企业入市谨慎。预计9月下旬以后,各地棉花将大量上市。

  1、新疆发布2006年棉花收购信息价格为每担550元

  新疆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06年棉花收购信息价格称,新棉标准级(328级)皮棉收购信息价格为每担550元。

  据新疆新闻网9月6日消息,新疆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布了2006年度棉花收购信息价格,新棉标准级(328级)皮棉收购信息价格为每担550元,等级差价率为2%,长度差价率为1%,细绒棉与长绒棉比价为1:1.3。

  2、 8月我国棉花进口继续下降 年度累计411.2万吨

  2006年8月份我国共进口棉花28.6万吨,较7月份减少0.44万吨,减幅1.5%,比去年同期减少8.68万吨,减幅23.29%,为自2005年12月以来月进口量最低。

  截至8月份,2005/06年度我国共进口棉花411.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45.7万吨,增幅148.4%。2006年1-8月份,我国累计进口棉花302.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54.3万吨,增幅103.8%。

今年中国进口棉花数落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棉花进口配额和实际进口数量对比 万吨

关税内配额

增发配额

总 配 额

当年实际进口量

2002年

81.05

0

81.85

17.7

2003年

85.625

50

135.625

87.01

2004年

89.4

100

189.4

190.04

2005年

89.4

70+70

229.4

256.92

2006年

89.4

150

239.4

302.8( 截至 8月)

  二、8月国内棉布、棉纱产量同创历史最高水平,进出口也十分活跃

  1、8月份国内纱产量158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8月份全国纱产量158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增加37万吨,增幅30.8%。2005年度全国纱产量累计为1602万吨,同比增长22.2%。其中今年1-8月纱产量1082万吨,同比增长21.2%。

中国今年棉纱月产量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2、8月我国棉纱进出口量同比大幅增加

  2006年8月,我国共进口棉纱线8.72万吨,较上月增加1.35万吨,环比增幅18.29%,较去年同期增加1.61万吨,增幅22.64%;同月出口5.55万吨,较上月增加0.55万吨,环比增幅11.07%,较去年同期增加1.5万吨,增幅37.09%。

  截至8月份,2005/06年度我国累计进口棉纱线91.08万吨,同比增加15.9万吨,增幅21.16%;累计出口53.22万吨,同比增加7.2337万吨,增幅15.74%。另据统计,2006年前8个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线63.54万吨,同比增加11.85万吨,增幅22.92%;累计出口38.5万吨,同比增加6.56万吨,增幅20.52%。

近年中国进口棉纱数量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近年中国棉纱出口量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3、8月我国生产棉布21.16亿米,再创历史新高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8月份我国棉布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1.16亿米,较上个月增加1.25亿米,环比增6.28%,较去年同期增加5.56亿米,同比增35.64%,增速加快约15个百分点。

  统计,2005/06年度(2005.09-2006.08)我国棉布产量累计约为219.64亿米,较去年同期增加40.39亿米,同比增长22.53%。2006年前八个月累计产量149.8亿米,较去年同期增26.1亿米,同比增21.1%。

  4、8月进口棉布略减,出口创新高

  2006年8月,我国共进口棉布1.18亿米,较上月减少0.06亿米,减幅约4.09%,较去年同期减幅4.13%;同月出口5.59亿米,创05/06年度新高,较上月增加0.61亿米,增幅12.17%,较去年同期增加0.79亿米,增幅16.51%,增幅加大。

  据统计,截至8月份,2005/06年度我国累计进口棉布约15.22亿米,较去年同期减少0.77亿米,减幅4.83%;累计出口59.43亿米,较去年同期增加5.89亿米,增幅11.01%。2006年前8个月,我国累计进口棉布9.43亿米,较去年同期减少0.42亿米,减幅4.3%;累计出口39.39亿米,较去年同期增加4.47亿米,增幅12.82%。

三、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和人民币汇率快速上升将减缓纺织品出口增速

  1、8月份纺织品出口形势良好,上半年出口大幅增长 单价有所提高

  据海关统计,8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152亿美元,继上月后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8.8%。2005棉花年度,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331亿美元,同比增长22.2%。其中今年1-8月,纺织品服装出口914亿美元,同比增长24.7%。出口国别变化较大,今年1-7月,我纺织品服装对美国、欧盟出口仅分别增长1.8%和6.6%,但对拉美、韩国和东南亚地区出口分别增长51.5%、41.4%和40.3%。

  虽然今年受到美欧对我纺织品继续设限的影响,服装出口在去年底有增长乏力的趋势,同时又遭遇人民币升值、国际间贸易摩擦加剧、生产资料涨价、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但今年上半年,服装出口增幅仍有大幅提升并再创新高 。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服装76.38亿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1.45%。其中,梭织服装产量为36.61亿件,同比增长12.68%;针织服装产量为39.62亿件,同比增长10.22%。  

  据我国海关统计,2006年上半年我国服装出口123.62亿件,比上年同期增长27.73%;创汇327.18亿美元,同比增长30.21%;平均价格为每件2.65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

  2、中国纺织品对欧美出口的通关率依然很低

  中国纺织品输往美国通关率

品 名

通关率

品 名

通关率

品 名

通关率

缝纫线精梳棉纱

26.9%

针织布

37.2%

胸衣

46.3%

棉及化纤制内衣

33%

特殊用途布

22.3%

泳衣

31.3%

玻璃纤维织物

28.7%

袜子( 632-T )

53.9%

毛巾

44%

化纤制针织衬衫

45.8%

袜子( 632-B )

54.9%

毛制西服套装

44.3%

套衫

34.2%

棉制针织衬衫

41.6%

毛制裤子

39.3%

化纤制裤子

48.9%

男式梭织衬衫

38.8%

涤纶长丝织物

15.1%

纺织制百叶窗及窗幔

3.1%

棉制裤子

51.8%

其他化纤长丝织物

9.8%

植物纤维制裤子

55.6%

8 月平均 31.35% 9 月平均

36.67%

截至9月26日 数据来源:美国海关

  中国纺织品输往欧盟清关率

品 名

通关率

品名

通关率

品名

通关率

梭织棉布

46.8%

T 恤衫

40.14%

毛衫

54.80%

梭织裤子

46.13%

女式衬衫

53.87%

床单

41.81%

连衣裙

46.66%

胸衣

48.57%

桌布

29.77%

亚麻纱

75.05%

7 月平均 40.40% 8 月平均

48.36%

截至9月27日 数据来源:欧盟海关

  3、五部委联合发出通知 调整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税收政策

  9月14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5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这次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税收政策调整属结构性调整,是国务院今年实施宏观调控政策采取的综合措施之一,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外贸转变增长方式,推动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其中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11%,服装仍保持13%不变,新政策自本月15日起已开始执行。

  2005年国内纺织品出口总额为440亿美元,出口退税额粗略估计约为194.6亿元。2006年1~7月,国内纺织品出口总额同比增幅为18.65%,预计第四季度纺织品出口总额在130亿美元,若退税率维持13%,出口退税额约在57亿元,下调至11%,出口退税额将减少8.8亿元。 为消化掉税率调整所增加的经营成本,大多纺企采取向客户提价的策略。

  4、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井喷行情

  9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快速上升,在最近9个交易日内连破7.94、7.93、7.92、7.91、7.90五个整数关口,9月28日收报7.8965,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后的8.11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2.63%,其中今年升值2.15%,而最近9个交易日升值0.63%,超过了去年下半年6个多月的升幅。特别是自8月15日最近一次见8.0020之后,人民币基本上呈单边上涨态势,一个半月里上涨了1055点,升值1.32%,与此前一年多时间内的升值幅度相同。目前中国贸易顺差居高不下,外汇储备接近1万亿美元,并以每月2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企业和个人的结汇压力推动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对于棉花产业来说,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会阻碍纺织品出口和刺激国外棉花的进口。

2005年7月21日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化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四、国际棉花供需矛盾或将缓和

  1、美国农业部9月报告下调全球棉花产量和库存数据

  美国农业部9月份全球棉花供需预测报告,预计美国产量443万吨,较上月预测调减1.9万吨;期末库存100.2万吨(-2.2万吨)。预计全球期初库存1136万吨(-6.8万吨),产量2502.6万吨(-14.1万吨),消费2661.6万吨(+12万吨),期末库存1017.4万吨(-34万吨)。

  将中国产量上调10.9万吨至609.6万吨,消费量保持1110.4万吨未变,进口相应下调10.9万吨,为424.6万吨。

  2、Cotlook9月预测全球产消差缩小到79.2万吨 中国消费调减

  据英国棉花展望(Cotlook)公司9月21日发布的全球棉花供需预测月报,本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将达2509.9万吨,较8月份预测调增41.7万吨,较05/06年度高41.1万吨;预计全球消费2589.1万吨,较上月预测减少53.5万吨,但较上年度增加110.2万吨。即产消差缩小到79.2万吨。

  Cotlook预计本年度中国产量634万吨,较上月调整34万吨;消费1050万吨,调减50万吨。Cotlook解释调减中国消费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纺织厂近几个月的棉花进口量不尽人意,二是进口配额迟迟未增发。

USDA报告05/06-06/07供需预测数据(棉花产量)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USDA报告05/06-06/07年度供需预测数据(棉花产量)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中国棉花供需变化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五、美棉苗情欠佳对棉价支持有限 期货投机资金持有净空头寸

  美棉苗情略有好转,但仍低于往年水平

  据美国农业部消息,截至9月24日,美棉17%新花已经采摘,前一周为14%,去年同期为15%,近五年平均为14%。目前中南棉区采摘进度最快,路易斯安那完成40%,密西西比达到43%;西南棉区德州完成20%;东南棉区进度也在加快。

  吐絮率达到75%,前一周为66%,去年同期67%,近五年平均70%。西南棉区和东南棉区吐絮情况稍差,西部和中南棉区吐絮率均高于平均水平。德州吐絮率64%,路易斯安那州吐絮达到99%。

  苗情较前一周略有提升,68%棉花生长正常,较前一周提升1个百分点。优秀比率7%,良好32%,29%苗情一般(前一周为28%),差18%,非常差14%(前一周为15%)。

  纽约棉花期货投机净空头率有所减少

  据纽约期货交易所9月26日发布的投机持仓报告,截至9月22日,纽约棉花期货投机净空头率为3.6%,较前一周减少0.7个百分点。当周近期10月合约均价50.11美分/磅,较前一周下跌45点。

  截至当周投机净空头头寸6597张,较前一周减少1116张。其中投机多头增加3956张,投机空头增加2840张。多头套期保值减少362张,空头套期保值增加754张。累计未平仓合约达到182042张,较前一周增加3594张。

六、综合评论和后市展望

  本月国内外棉价都表现疲软,除季节性因素之外,中国需求增长潜力的下降也是重要原因。近年来中国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纺纱产量连续四年以20%以上的速度上升,目前中国纺织行业的棉花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40%左右,很难想象今后需求会进一步大幅增加。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出于保护其国内纺织行业的利益而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加以限制,人民币汇率快速上升也削弱了中国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附加值和减少资源消耗是今后国内纺织行业的发展方向。这样来看,中国的棉花消费量将在近年内达到顶峰,长远趋势会逐渐减少。但是,国内棉花产量与需求的缺口仍然会长期存在,进口外棉的政策对国内棉花产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但印度等地区棉花产量快速增长已经对美棉出口构成威胁,美国为维护其自身利益仍会把持国际棉花的定价权,虽然出口补贴已经取消,但采取其他方式保持美棉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今年德州等主要产棉区遭受严重旱情但没有促使美棉价格大幅上涨的重要原因就是,美国自身棉花消费量很低,大部分棉花用于出口,这样在国际棉花产量没有出现显著变化的情况下,美棉报价不会大幅提高。相反,甚至有可能故意压低市场价格使其他棉花出口国受损,从而达到长期占据国际棉市主导地位的目的。

  目前中国的纺织品虽然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但由于种种原因利润率却处于较低的水平,据统计在3%左右。近来人民币汇率迅速升值以及对欧美出口配额成本上升和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都不断侵蚀企业收益,廉价的原料成为保持行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费国和纺织品出口国却在使用世界上最贵的棉花的状况应该改变,国内外棉价接轨是大势所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国内棉价下调的空间要远大于上涨空间,不过与国际棉价接轨的时间和形式是由进口棉花配额政策来决定的。

  近年来美棉指数长期在51~58美分/磅之间反复震荡,技术上看现在又在考验51美分的支撑力,后期保持弱势的可能性较大。

美棉指数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郑棉指数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郑棉指数9月初跌破整理区之后反弹确认上方压力,随后出现连续下跌的走势,技术上看要在13300元左右去寻找支持。由于目前郑棉交易低迷,对投机资金的吸引力较弱,只有当其与现货市场存在较大差距产生明显的套利空间,才有可能吸引新资金进场,那时就有望重新恢复市场活力。

北京中期     张向军

'

1  
阅读数量(97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