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棉花成了“烫手山芋”

卫敏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07月12日

  据山东省德州市棉花协会调查,目前棉花成本价约为15000元/吨,而销售价只有14000元/吨,每吨亏损1000元左右,棉花经营企业苦不堪言。

德州是我国重要的产棉区,常年植棉面积约300万亩,总产量22万吨左右。1998年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当地收购加工企业迅猛发展,企业总数从85家发展到现在的近千家,加工能力达200万吨以上,是实际产量的8倍多。2005年由于全国棉花减产,出现近400万吨的缺口,不少棉花企业认为本年度棉花价格必升无疑。新棉上市时,籽棉收购价格普遍偏高,每斤达到2.8~2.9元,有的甚至达到3元,使加工后的皮棉成本大大增加,每吨14000元上下。不少棉花加工企业认为,籽棉价格高,加工后的皮棉价格也会一路看涨,棉纺企业购棉价格也会上调,因此存棉待沽。

而万万没料到,2006年元月,国家一次性集中下发了89.4万吨进口关税为1%和150万吨滑准税为5%~40%的棉花配额,并于3月份赴美采购棉花27万吨。进口棉以每吨1000多元人民币的低价大批量涌进国门,加上进口棉一致性好,质量优于国产棉,国内纺织企业大量使用进口棉,导致国产棉严重滞销。不少棉花企业面临银行还贷的压力和新棉收购资金筹措的难题,不得不挥泪大甩卖。

据调查,德州市较大的德棉股份公司、华芳夏津有限公司等纺织企业使用的进口棉占到用棉总量的80%以上,地产棉销售受到严重影响。德州银龙集团、禹城棉麻站等几个当地较大的棉花仓储企业,目前还存有大量的各经营企业存放的棉花,估计德州全市存棉量在4万吨以上。

目前棉花收购成本价加上银行利息、仓储保管费等每吨已达15000元(农发行以外贷款月息高达1分左右),而销售价只有14000元左右。棉企左右为难:卖吧,亏本无疑;不卖吧,新棉即将上市,棉价再跌了怎么办?棉花,真成了“烫手的山芋”!因此,他们希望国家采取措施,完善进口棉配额管理,促进国产棉的销售,平衡棉农、棉花企业、棉纺企业三方的利益。

中国纺织报

'

1  
阅读数量(58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