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众人纷说深圳服装业独特优势

卫敏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07月12日

  本报昨天推出的报道《深圳能否成为东方的“米兰”》,在业界引起强烈的反响。不少深圳服装行业的企业家、设计师及业内专家致电或约访本报记者,认为报道提出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话题。深圳的服装行业正在发生根本性、结构性的变化,尤其深圳女装已具备相当的国内品牌优势,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他们的一致看法是,与国内其他打造“世界时装之都”的城市相比,深圳在市场机制、加工能力、包容文化、集聚效应、开放区位等方面拥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基础较好,空间很大。充分释放优势“基因”功能,将助推深圳实现东方“米兰”的梦想。

  市场机制企业成长原动力

  深圳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沈永芳认为,深圳的服装业发展始于外商投资,目前除了少数国有企业外,绝大多数深圳服装厂商为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所以深圳服装行业从起步开始就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与国际接轨早,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强,有利于服装业自由竞争的需要。

  歌力思董事长、总经理夏国新认为,深圳一个优势,就是服装产业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市场竞争的最大优点是优胜劣汰,企业的发展最终是要靠企业内在的生命力而不是外在的因素,可以保证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在市场上生存。

  “天意”创始人之一、深圳梁子时装公司总经理黄志华指出,“放”,体现了深圳的一种精明,什么都政府包办,说明企业生态有问题。深圳的市场机制,是需要保护与发扬的企业成长原动力。

  质量水准国外名牌“深圳造”

  谈及深圳服装业的加工质量,行业协会新闻中心负责人赵子益引用了一个数据:目前有80多个国外名牌服装在深圳加工。

  他分析,由于深圳服装长期以接单生产、外销为主,所以深圳的服装生产企业基本上是严格按照国际质量体系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目前,大部分规模以上的服装企业均通过或正在通过不同的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加强的今天,通过采用国际标准,可以获得我国尚不具备的先进技术、生产方法等,而不必支付昂贵的使用费用。

  文化包容创意人才的“温床”

  “就服装设计师来说,深圳是最具吸引力的,也是人才群体最多的城市。”采访时,艺之卉设计总监赵卉洲如是评价。她的感受是,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年轻人多,非常时尚。不像一些内地城市约束多,什么都能接纳,包容性强。

  赵卉洲用两个“对接”来说明文化的包容。一是中外时尚元素容易在深圳“对接”。二是创新与创意容易在深圳“对接”。以艺之卉为例,就敢为天下先的斥巨资成立了EACHWAY百年时尚博物馆,这是深圳首家由民营企业创办的以服装纺织为主题的博物馆,同时也是中国首家以时尚为主题的博物馆。

  “目前国内外藏品2000多件,7月底的第六届深圳服装交易会,租用了40个标准展位展示博物馆部分藏品,及专家组的部分研究成果,这是国内首次在国际大型服装博览会上,由企业举办的博物馆展览。”赵卉洲,这位来深创业10年的知名设计师感叹,“如果在内地,想都不敢想。”

  产业集聚“链条很结实”

  沙头角、八卦岭、车公庙、南山蛇口—一系列的地名,揭示着深圳服装业的产业布局走向。歌力思董事长、总经理夏国新接受采访时指出,经过20年的发展,深圳服装行业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系统,在加工制作、面料、营销、设计等各个环节都有发展很好的企业,“链条很结实。”

  他认为,产业集群是个很大的优势,在设计上可利用的公共资源非常多,相对来说降低了服装业的公摊成本。有关专家指出,深圳依托珠江三角洲大经济区,还共享周边地区的产业聚集优势。比如,深圳的中高档时装,虎门的成衣、中山的休闲装、佛山的童装、普宁的布料、广州和虎门的物流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成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并立的纺织服装优势聚集的产业带。

  邻近香港与国际时尚互通

  区位优势,深圳得天独厚。由于邻近香港,信息灵敏、交通便捷,使深圳服装业易于通过香港及时了解国际服装款式、色彩、面料及国际服装市场的变化动态,设计生产融中外理念于一体的服装款式,同时承接批量小、做工精、交货快的高附加值的服装生产加工业务,成为占领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基地。

  一位服装企业负责人指出,靠近港澳,尤其是香港,国外有很多机构在香港有办事处,比如一些欧洲的面料和辅料的代理,所以深圳的资源互通性比内地要更快更多。

深圳特区报

'

1  
阅读数量(26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