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胡萝卜+大棒”解决配额浪费

卫敏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06月02日

  针对纺织品配额浪费严重的现状,商务部在祭出严厉的“处罚规定”后,昨天又推出纺织品配额转受让平台,即用疏导的方法加快配额流通。

  按照商务部的规定,从昨天起,纺织品配额跨地区、地区内转受让均可通过上述平台办理。有多余配额的企业,可以先申请网上的“电子钥匙”,然后在线填写转让申请,系统会帮助该企业找到需要配额的“配对企业”。不过,该平台只适用通过“分配”获得的纺织品配额;通过“招标”途径获得的纺织品配额需要转让的话,仍然参照以往的规定执行。

  根据2005年签署的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2008年前我国相关纺织品的出口年增幅被限定在8%-12.5%和10%-17%之间。商务部随后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将协议量配额的70%按照企业出口业绩进行“分配”,另30%则向市场“招标”。但由于配额零散、囤积居奇等原因,这些本应被珍视的纺织品配额却被大量浪费,部分企业的浪费率甚至超过了20%。配额使用率不高,严重阻碍了我国对欧美的纺织品出口。

新闻晨报   周凯

'

1  
阅读数量(63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