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从宏观经济环境看中国机床市场(2006)

刘艳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04月27日

  2006年,中国机床市场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依然比较好,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信息中心的预测,2006年中国GDP值的增长率将比上年小幅下降,预测为接近9%,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注意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反弹。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但实际增长率将比2005年回落3.6个百分点,有的预测认为只回落1个百分点,总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比上年温和回落则是多数人的共识。机床是典型的资本货物,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减变化将直接影响中国机床市场的兴衰。

  2006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将针对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微调,继续执行“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国家将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其制造水平和能力,势必会加大装备制造业的技改力度,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基本工艺装备,从而有利于扩大市场对机床的需求。但也应注意到,2006年国家将对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调整,其中涉及机床最大的用户行业汽车行业。据报道,当前汽车产能800万辆,超过需求量25%,在建产能220万辆,正在酝酿和筹划的产能达1000万辆,显然调整已不可避免。

  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等组织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基本面和国际贸易环境尚好,但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考虑国内外种种因素后认为,2006年的中国商品出口将从超常规增长向平稳增长转变,但仍将保持一定增速。机床出口近两年也有超过40%增速的超常规增长,受外贸大环境(包括存在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压力)的影响,其增速今年可能也有一定回落。

  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增速已明显减缓,2006年的情况预计也不会有太大增长,但国内利用外资的诸多有利因素依然存在,外商直接投资仍将处于超过590亿美元的高位,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目前占机床进口额的六成,它又会支撑2006年的机床进口额继续处于高位。

  总的说来,2006年的宏观经济环境还是有利于保持中国机床市场的上升走势,但也决不能忽视固定资产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增速变缓和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对机床市场的负面影响。

中国金属加工网

'

1  
阅读数量(15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